“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凄迷陰柔的歌聲哀而不傷,聲聲表達著送別時人與人之間長久以至永遠的情感。人的一生,要經歷過多少次送別?這個話題是那么地久遠,它似乎不在幼兒教育的范圍之內,但是,一件小事,一次送別的經歷卻被定格在記憶深處的某個角落,回憶著、美好著……
在某年某月的一天,幼兒園里來了客人老師。這位客人老師有點特殊,因為她從很遠很遠的延安來,還因為她要在梅村幼兒園掛職學習一個月。真巧,她被分配到我們大(2)班,在我介紹劉老師的時候,孩子們非常地意外和驚喜,有的報以害羞的微笑、有的遞上友好的眼神、也有自來熟的大方 地表現自己……在劉老師來我們班的這段日子里,她和孩子們朝夕相處,從陌生到熟悉,并和老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平時,孩子們會圍著老師問這問那,“你的家在哪兒?那里好玩嗎?你結婚了嗎?幾歲了?”這些小不點的問題可真多。午后起床,女孩們爭著要劉老師梳小辮,因為喜歡,所以美好,看著她們情感的流露、關系的融洽心里暖暖的。春游了,劉老師成了孩子們結伴、分享、游戲的中心,“老師,這是無錫的……”“老師,嘗嘗無錫的……”濃濃的情意在一次次交往中升級。可以說,她成了大(2)班這個集體的一份子。
日子過得真快,11月23日劉老師就要回延安了。我試圖捕捉這一信息,讓我們的孩子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來歡送客人,并體驗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在送別劉老師時,我啟發、引導孩子們用自己獨特的、富有童真的方式與她告別:“劉老師要回自己的學校了,老師心里感覺依依不舍,你們想對劉老師說點什么?或者做點什么?”話音才落,一片沉默,心想:孩子畢竟還小,我是自作多情了。剛準備轉移話題。好客、善交際的孩子來說了:“劉老師,下次再來無錫一定要上我家玩!”膽大、好表現的孩子與劉老師握手道再見……“還有多少話想說,趕快啊!劉老師回遙遠的延安后,或許我們再沒有見面的機會了!”有了回應,我更煽情了。這時,平時一向大大咧咧的、粗枝大葉的胖胖走上前,一本正經地拿出珍藏的照片對老師說:“劉老師,我把自己的照片送給你,你看到照片中的我,就會想起我了!”還細心地讓劉老師寫下了電話號碼,以便聯系……此時此刻濃濃的離別氛圍被烘托得淋漓盡致。劉老師一步三回頭地往校園門口走,孩子們牽著劉老師的手送了再送,這時,我看到了小青,她一下子撲向老師的懷抱,小聲地說:“老師,我會想你的。”小青的舉動讓我意外,她是那么靦腆含蓄的女孩,她大膽熱情的舉動,讓我感受到孩子的真情流露。不舍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我也被感動了……濃濃的朋友情、師生情在此刻靜靜地流淌。
送別,這是人與人之間表達情感的一種很普通的方式,而孩子們在這一次送別經歷中,由于我的引導和渲染,他們更深刻地體驗到別離的傷感,也更朦朧地感受到要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劉老師回延安了,送別的情感似乎被淡忘了,可是,在生活中,我的內心常常被孩子們情感的表達而感動。有天,小胖胖的媽媽無比激動地告訴我:“這孩子,最近特別懂得疼我。我去出差,以前他從不關心我,這次他卻堅持送我,還細心地提醒我到了給他打電話。孩子懂得珍惜情感了。”媽媽說著,眼含激動的淚花。我看到了生活中胖胖悄悄地傳遞著情感的留戀和珍惜。又一天,我因病請假了,第二天到班級后,孩子們呼啦一聲圍上來,內向膽小的小青更是膩在了我的身上,大家關心地問我:老師,你生病了嗎?有沒有好點?要吃點藥的,還要多休息。小青什么也沒說,她用柔柔的眼神和親密的動作表達了對老師的關心和愛。生活中,孩子們一點一滴的改變,讓我看到了送別這個經歷中情感的升華。是的,珍惜情感的人才會珍惜生活,包括同學之情、父母之情……課程中,我們的情感還在繼續,有表達同伴間關愛的繪本故事;三八婦女節有表達對媽媽愛的銘記和感恩的親子活動。孩子們發出邀請:辛勞美麗的媽媽,您的節日要到了,您精心哺育的寶貝邀請您一起共度節日。一聲聲媽媽,我愛您!一句句媽媽,您辛苦了!活動現場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著。媽媽們接受了孩子最真摯的表達。我由衷地體驗到無論朝夕相處的熟識,還是萍水相逢的陌路,老師和孩子都被一種美麗的情愫關聯著,這就是愛。我們的幼兒教育,也許并不高深,也許也不需要傳遞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它只是回歸到人類最真實、最本真的情感教育,并在孩子的生活中悄悄地生長,融入更多的情感,這或許就是埋在孩子們心中的一顆美好的種子。
其實,孩子們在幼兒園生活中,在經歷著一件件的事兒,如果我們能適時創設情境、及時捕捉事件,并引導孩子們去體驗,就會擁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送別的經歷表達的是孩子和老師之間情感的留戀和珍惜,在活動中,沒有說教、沒有課件,只有生動的事件,它訴說著銘記、感恩、表達。這樣不涉教化,意蘊悠長的教育,賦有一種特別的美感,給予孩子無限多的發展可能。
(楊仲英,無錫市梅村中心幼兒園,215400)
責任編輯: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