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華 胡小偉 楊華 付云蘭 傅凌莉 靳平
【摘要】目的:摸清醫藥衛生學校教師職業態度的現狀。方法:編制問卷實施測驗。結果:醫藥衛生學校教師職業態度總體較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結論:通過轉變教師觀念,加強師德建設,為教師發展搭建平臺等途徑來端正醫藥衛生學校教師職業態度。
【關鍵詞】師德 教師職業態度 途徑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繼續教育專項課題“醫藥衛生學校‘仁道師德養成實踐研究”(2012-JJ-007)。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190-02
教師職業態度是教師對自身職業所持有的一種感受、看法、評價和采取的行為傾向。具體表現為對教育事業、對教學、對學生、對家長、對同事等的態度。心理學家羅杰斯曾經說過:教師的態度決定教育的成敗。其實教師的職業態度更影響著他們的工作績效,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影響著學校的發展,影響著社會的未來。為了摸清醫藥衛生學校教師職業態度狀況,我們在2012年4月至2012年6月為期三個月的時間里,以教師問卷、學生問卷的形式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總如下。
1.調查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本研究在重慶市各醫藥衛生學校進行,主要調查各醫藥衛生學校教師的職業態度問題。
1.2調查方法
1.2.1以問卷的方式,采取教師、學生問卷2種。發放問卷共計390份,實際采用問卷379份,教師147份,學生232份。教師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師基本情況,如學歷、職稱、教齡等;第二部分是教師職業態度方面,主要有對教育事業方面的態度、對待教學的態度、對待學生、家長、同事、社會等方面的態度。學生卷主要是調查學生對老師職業態度的評價。
1.2.2質量控制:調查前得到校方領導、教務科、學生科等相關部分的理解與支持;以學校為單位抽樣進行,現場集中,向研究對象闡明調查目的、意義、內容與要求,取得良好配合度;告訴調查對象,問卷采取不記名形式,請他們真實、認真、負責的填寫。
2.調查結果分析
2.1參加問卷人員基本情況 (1)學歷:專科學歷占4%,本科學歷占80%,研究生學歷占16%;(2)職稱:初級職稱占45%,中級職稱占34%,高級職稱占21%;(3)工作屬性:專職教師占75%,兼職教師占23%,教輔人員占2%;(4)教齡:3年以下占31%,4—15年占39%,16年以上占30%;(5)是否擔任班主任:擔任班主任占18%,不擔任班主任占41%,曾經擔任班主任占41%。
2.2醫藥衛生學校教師職業態度現狀 調查顯示醫藥衛生學校教師職業態度總體是比較好的,是積極、健康、奮進的,但也有部分教師存在職業倦怠,消極、懶散、敷衍、得過且過等現象。具體情況如下:
2.2.1教師對待教師行業、教育事業的態度。教師的職業態度首先表現為教師對教師行業、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否。調查顯示,醫藥衛生學校教師對教師行業、教育事業的態度總體情況是好的,但仍然存在問題。喜歡教師這一職業的占57%,比較喜歡的占36%,完全不喜歡的7%;熱愛自己學校的占71%,比較熱愛的占29%;覺得自己適合做一名衛校教師的占50%,覺得基本適合的占36%,覺得完全不適合的占14%。
2.2.2教師對待教學的態度。教學是教師的主要工作,教學工作態度也是教師職業態度的重要體現。調查結果顯示,能自覺鉆研業務,集中力量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占70%,比較自覺的占30%。在學生問卷中,評價學校教師責任心事業心很強的占13%,比較強的占68%,無責任心的占19%。
2.2.3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學生是教師教育教學的對象,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直接反映了教師的職業態度。在教師問卷中:有73%的老師能親自、認真批發學生作業,27%的老師基本能;73%的老師會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23%的基本會,4%的老師完全不會;84%的老師對學生一視同仁,11%的基本能做到,5%的老師完全做不到。另外,有5%的老師存在歧視、侮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言行;4%的老師偶爾會在課堂上使用移動電話;3%的老師有不按時上課或提前離開教室的現象;15%的老師偶爾會因某種原因不許個別學生進教室上課。在學生問卷中:44%的學生覺得與老師的關系像朋友,3%的學生覺得與老師的關系勝過父母,46%的學生覺得與老師的關系陌生,7%的覺得與老師的關系緊張(像仇敵);51%的學生反映老師尊重學生,37%的反映比較尊重,9%的認為偶爾會尊重,3%的認為完全不尊重。另外,13%的學生反映老師基本不能對班上同學一視同仁;14%的學生反映老師經常諷刺、挖苦、打擊他們;15%的學生反映老師幾乎不鼓勵表揚他們;39%的學生反映老師幾乎不主動與他們談心;42%的學生反映在他們犯錯時,出現老師大聲責罵、罰站或罰抄的情況;61%的學生反映老師偶爾會在課堂內使用通訊工具,11%的學生反映經常會,只有28%的學生反應教師上課不會使用通訊工具。
2.2.4教師對待家長的態度。有20%的老師經常會主動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情況,45%的老師偶爾會,35%的老師完全不會。另外,7%的老師經常要求家長宴請或利用學生家長為自己辦私事;7%的老師會因學生原因訓斥、侮辱家長。
2.2.5教師對待同事的態度。良好的同事關系為教師工作創造輕松、愉快、和諧的環境。調查結果顯示,有78%的老師能積極主動地創造和諧的同事關系,20%的基本能,2%的完全不能。其中教齡在3年以下的老師有7%完全不能積極主動地創造和諧的同事關系。
2.2.6教師對待社會的態度。教師對待社會的態度從側面反映出教師的職業態度。調查發現,66%的老師能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32%基本能,2%完全不能。其中教齡在3年以下的老師近6%完全不能抵制社會不良風氣。
3.討論與思考
3.1 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3.1.1部分教師職業態度消極、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對教師職業的理解、認識不足,僅僅把教師職業看作謀生的手段。作為醫藥衛生學校的教師,他們大部分有醫學專業知識,所以有的教師在醫院兼職,有的教師在銷售醫藥器械等,這部分老師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職業”上,放在掙錢上,而在教學上存在完成任務、得過且過的現象。另有部分教師把自己當作“教書匠”,把教書當作職業而不是事業,把教學當作任務,沒有把自己的感情、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3.1.2職業態度是教師師德的一個重要方面,醫藥衛生學校應格外注重教師的職業態度。要培養學生具有“仁心妙手”,作為醫藥衛生學校的教師首先應具備“仁心”,并具備高尚的教師師德,正所謂“言傳身教”。所以醫藥衛生學校教師應轉變“只教書,不育人”的觀念。學校必須通過各種方法解決教師的思想觀念問題。讓他們認識到“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們從事的工作是光榮而神圣的,他們的工作關系到學生的前途和命運,關系到祖國的未來,所以他們必須端正態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3.2 加強師德建設,提升教師素質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的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學校必須努力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讓他們熱愛教育事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此學校必須注重師德建設。
師德建設不能只是空洞說教,必須以活動為載體。學校可以借助新教師崗前培訓、青年教師培訓、師德師風專題講座、專題演講、爭先創優等相關活動,激發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作為醫藥衛生學校應注重教師醫德。醫藥衛生學校文化課老師沒有醫學知識,不懂得醫學文化;專業課老師也因沒有真正當過醫生,沒有過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經歷,而不能深刻體會到醫德精神。通過讓教師帶學生見習實習、讓教師行業實踐、讓文化課老師聽專業課等方式,讓教師更多的了解醫學文化,從而培養教師醫德,端正教師職業態度。
3.3關心教師成長,為教師發展搭建平臺
醫藥衛生學校是中等職業學校,師生升學壓力相對較弱。目前相對其它專業而言,醫藥衛生類專業相對比較好就業,所以醫藥衛生學校教師就沒有招生壓力、升學壓力,也沒有就業壓力。部分學校沒有相應的強有力的競爭激勵機制,“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有的學校在晉級評優上論資排輩,有的任人唯親,有的學校不積極主動為教師搭建平臺,使教師的聰明才智得不到充分發揮。如此,醫藥衛生學校的老師們就容易出現職業倦怠。
學校應該尊重維護教師的合法正當權益,高度重視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每位教師都各盡其責,各盡其能,各顯其才,各得其所。比如:學校根據教師的現狀與特點,制定適合他們的,也適應學校未來發展需要的成長計劃,支持他們參加各種說課、講課比賽;要求他們撰寫學術論文;組織他們赴外地學習參觀;鼓勵他們進修學習、業務培訓等,激發教師積極奮發向上的精神,挖掘他們的潛能,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醫藥衛生學校要培養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必須先端正教師的職業態度,努力使每個教師面對教育教學不推諉,不搪塞,勇挑重擔,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自覺履行教師義務,自覺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唯有如此,醫藥衛生學校的明天必將更加輝煌。
參考文獻:
[1]劉薪灼.試析衛校教師素質對學生職業道德之影響[J].青年文學家,2011(5)
[2]任靜,黨莉莉.衛校教師職業倦怠與心理健康調查分析[J].科技信息,2009(22)
[3]羅悅性.制約中專衛校教師業務素質提高的因素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5,23(4)
作者簡介:
孫敬華(1962 -),女,漢族,重慶涪陵人,高講,本科,學士學位。
胡小偉(1979-),女,漢族,重慶涪陵人,助講,研究生,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