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202-01
新課程改革倡導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音樂教學本身比其它知識性學科更富有感情色彩,更具有親和性和趣味性。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自然產生愉快情感體驗。《音樂課程標準》也進一步提出在音樂教學中,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組織有意義的音樂實踐活動,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有積極作用。為此,在音樂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通過電教等教學手段,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創設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始終在輕松愉快、歡樂活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創設教學情境,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
在音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愉悅的活動情境,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充分引導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自覺地用腦、用耳及動嘴、動手,做到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勇于表現,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創設生動的故事情境,調動學生參與到音樂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歌曲《小紅帽》教學中,我巧妙地運用了“小紅帽”的故事,首先繪聲繪色地講述小紅帽的天真和大灰狼的陰險狡詐,引發學生的興趣:同時調動學生記憶歌詞、掌握演唱的情緒,并恰當運用故事的肢體語言,滲透給學生自編律動素材。學生既認清了是非善惡,又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學會了知識。
二、利用電教輔助手段,創設愉悅音樂氛圍
電教手段直觀、形象,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尤為適用。巧妙地運用電子琴功能中的特殊音響,創設音樂情境,可以幫助處理音樂作品,創造美的意境,活躍課堂氣氛。如《時間像小馬車》一課,我充分利用電子琴模仿馬蹄音效,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聽,小馬車跑過來了,請上車吧!”清晰的馬蹄聲把同學們帶入到音樂情境中,然后利用此音效強化歌曲節奏,教唱歌曲。
利用電腦動畫、電教圖片等手段,創設情境。充分利用Flash小品,給學生一個生動的動畫世界,例如,我在講《小雨沙沙》時,和學生一起觀看春天景色的課件,啟發學生說出所見到的春天的景色,自己對春天的理解,學生們會爭先恐后說著他們想象中的春天。有的說:“春天來了,冰雪融化,燕子飛回來了。”有的說:“小河面的冰化了,小魚又能到水面透氣。”“青蛙睡醒了,又能唱歌了”。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會更深切地感受和理解音樂。
三、師生互動,創設愉悅和諧的課堂
教師和學生之間在音樂課堂活動中,要有一種相互交流默契配合的關系。采用情境引導的方法,教師參與到學生的音樂游戲中,扮演其中的角色,以教師的情緒感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游戲,進入角色,感受藝術的魅力。如在學習歌曲《大鹿》時,我和學生們一起根據歌曲情節,分角色把歌曲的情景表現出來。同學們情緒激昂,很快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并痛快淋漓地演唱和表現歌曲。
四、學生自由表現,感悟音樂
利用唱游教學環節,與學生共創一種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場景,然后投入活動之中,這也是提高學生動作感受能力的最佳途徑。如在學習歌曲《小雨沙沙》時,我啟發學生:“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歌曲表現出來嗎?”學生們有的自己設計舞蹈動作,有的歌唱,有的作詩,有的畫畫……我讓學生們把畫的畫貼在教室四周的墻上,大家一邊看著圖畫,一邊表演。這不僅讓學生體驗成就感,而且他們能更好地找到歌曲的意境、能更好地表現歌曲,從而提高學生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在下課前幾分鐘,我還組織學生開演唱會、舞蹈表演、開展音樂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體驗音樂的節奏、力度、速度和情緒,去感受音樂,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并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總之,音樂教學是一種特殊的審美教育。創設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