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
【摘要】首先在理論研究與實際情況分析的基礎上,探討在現在市場大量需要應用型人才的情況下,闡述什么是數字型應用人才及其應當具備的素質,再分析對比韓國藝術型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最后再從作為高校教育者的角度,分不同方面,總結出培養數字型應用人才的培養方式。
【關鍵詞】數字型應用人才 人才培養模式 實施辦法
【中圖分類號】G64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213-01
當今社會是發展和諧的社會。社會發展、科技發展和經濟發展,都離不開人才。人才的培養則是這一切之基礎。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藝術類教育為例,藝術設計人才更是猶如雨后春筍般 。但是,伴隨著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的的需求,也有一些問題困擾并影響著高等教育的發展。本文將針對藝術類數字型應用人才的培養進行探討。摸索出一條適合現在社會發展的數字型應用人才的培養之路。
要探討數字型應用人才的培養方式,首先我們要清楚什么是數字型應用人才。
應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術和理論應用到實際的生產、生活,或者是文化這些方面的人才。簡單的說就是“心里有做事(從業)的套路、眼睛能看到事情去做、手上有做事的技能”。換言之,叫做“做事的套路、觀察的套路和思考的套路”。數字型應用人才也就是具有傳統美術知識技術的為基礎,熟練掌握并能使用數碼多媒體,CG等新興藝術表達技術的人才。他們在動畫領域,傳統的藝術設計領域,占有著重要的一席。
我國認識到高校應當培養應用型人才起步還是晚的,歐美國家早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提出了這個辦學理念。我們的鄰近的日本隨后也吸收了歐美這樣的理念,改進教學方式,提高了大學教學質量,促進了人才培養。韓國也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采用了這種理念。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韓國高校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也極為重視。韓國教育部提出大學教育的目的是教授和研究有關社會各領域的專門知識和理論,提高才能,培養國家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專門人才。在2009年提出“設計韓國”的理念。對全國各大高校提出了,以設計促發展,以設計推動韓國教育人才乃至韓國經濟的觀點。以筆者學習生活過的韓國某大學為例。對藝術類設計人才的培養,可為花費了一番精力,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傳統的藝術類專業課時設置很死、很緊。學生只能學習本專業的知識,而根本沒有時間去學習其它相關課程的知識。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興趣培養和對新技術、新知識的吸收。所以要改革傳統課時分配,實行彈性時間、彈性課程。對于學制三年的學生,在第一學年里,進行以美術基礎課為主的理論必修課和本專業的必修課學習。傳統美術課程和本專業新技術課程各半,交替進行。學習過程也較為靈活。
其次,就是“產學合作”方式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韓國的“產學合作”的基本內容是:企業與他對口的學校院系掛鉤,由企業向學校提供實習場所和設備,并對實習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學校又參與企業的生產活動,共同研究與開發新產品。在2009年韓國政府提出“設計韓國”的口號后,韓國某大學藝術學院主動出擊,一方面,由教授帶領學生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另一方面,開始嘗試與當地政府,與企業合作。將學生的專業水平,專業能力發揮出來,平時考核學生的題目,可能就是韓國正在舉辦某個設計比賽的題目,也可能就是某個企業為產品征集的設計,那么學生一旦制作出優秀的設計作品,立刻由學校牽頭,參加比賽或者是提供給相關企業。
我國的高等教育通過改革發展取得了偉大得力是性的光輝成就,那就是中國的高等教育一直有經營教育階段,形成了大眾化,有大量的數據能夠說明這樣一個歷史性的變革,比如說98年我們招生每年接近108萬,但是現在招生已經達到500萬了,普通高?,F在1300多萬,全國統計,2006年在校生人數是2100萬。在這樣的歷史階段,中國的高等教育要進一步發展,必然要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之路。通過歐美,日本以及韓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式的學習研究。并結合中國國情特色,符合社會需要我們如何走出一條適宜的,培養數字型應用型人才之路呢?
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設置專業課程,優化課程設置
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的設置上,優化課程設置。強化數字技術,強化動畫技術的運用與表現。實行專業課程交叉設置,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興趣。根據市場需求來培養學生技能的課程占據主導。以此增強學生面向社會時的適應能力。同時,又不放棄對學生基礎美術知識技能的教育與培訓。從課程內容方面就讓學生感受到作為未來的數字型應用人才,必須在傳統美術技法和電腦CG技術兩方面都具有豐富的知識和一定的能力水平。
二、加大實踐教學,突出技能技術訓練,不斷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培養應用型人才,那么在教育過程中,必須突出實踐教學的力度,改變以往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多讓學生操作,多讓學生練習,甚至部分課程內容,以練代學。讓學生在動手練習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再根據個人情況進行指導講解。
三、重視實習、畢業設計環節
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貫通數字技術學習和練習。狠抓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環節。數字藝術是以數字科技的發展和新興的傳媒技術為基礎,是理性思維和美術技巧的統一體。也就是說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在數字型人才身上達到統一。那么數字型應用人才也就不是單純的美術人才,而應當是具備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和藝術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有計劃的安排學生在三年或四年的學習生涯中,加入下企業鍛煉這一重要環節,??粕诖笕@最后一年,本科生在大四這最后一年由學校安排,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實訓,加入市場,讓我們的學生贏在畢業軍就業的起跑線上.
綜上所述,我認為數字型應用人才的培養,應當首先明確特色教育方向定位,其次優化課程設置,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在教學工程中突出技能訓練,提高動手能力。重視實習、畢業設計環節。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希望能為數字型應用人才的培養貢獻我個人的一點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辦學特色研究》劉蘭明,華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中國應用型人才評價研究》 周宏、鄧日成,中國網 2009.
[3]《為應用型人才成長打開通道》 明航,《中國教育報》 2011.
[4]《韓國??拼髮W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韓菲 ,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