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曄
【摘要】人類之間的彼此協作,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可謂相當重要,這對于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不斷探索客觀規律及未知事物的行為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如今,在中職計算機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同樣運用分組協作式的方法,可使得本身就極具實踐性的計算機課程,重新對分組后的小組或團隊進行教學時,會取得更加顯著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關鍵詞】分組協作;學習;計算機;中職教學
1.引言
分組協作式學習方式,作為學習方式的一種模式,主要是通過小組或團隊的形式來組織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運用分組形式,實際上也是教學的一種管理手段或組織形式。更好的利用這一手段就需要綜合學生的性格差異、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更加科學合理地將學生進行分組協作。作為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精髓的分組式學習,其小組或團隊無疑成為了這一精髓的組織基礎。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協作與配合,進而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是為協作是學習的學習方式。如果在教學中也采用結此種方式,則會讓小組的每位成員參與其中,并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索與發現,在有效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會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從而提高每位小組成員的綜合素質。
2.分組協作式學習方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中職教學作為一種職業類的教育形式,雖然不屬于義務教育的范疇,但卻一直致力于對技術型、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對我國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計算機課程在中職教學中的開展,則更是為了滿足人才市場需求而做出的實踐課程。學生通過這一課程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其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將計算機抽象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具體實踐的操作能力。而如何在中職教學中讓學習者具備這一能力,成為了中職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眾所周知,與高中和大學教育不同,中職教育注重培養的是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計算機課程自身的實踐性又非常強,將計算機知識熟練的應用于具體實踐成為了該課程教學的關鍵所在。然而運用何種方式方法進行教學,能夠真正的實現理論到實踐的轉變則顯得至關重要。分組協作式也隨即成為了教學工作者十分信賴的可行而奏效的教學方法。
2.1 分組協調在計算機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分組協調式學習方法,首先要考慮的教學問題便是如何做到合理恰當的分組,以便在未來的小組學習中相互協調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因此對全體學生分組,就成為教師需要考慮的頭等問題。進行學生分組之前,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全部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這一調查可通過可靠度與可信度較高的試卷測試來完成。同時還需要經過問卷調查形式了解全聽學生所傾向的計算機學習方法、習慣和運用計算機的能力等。在做完試卷測試與問卷調查之后,就需要根據實際搜集到的信息,對學生進行分組編排。分組編排總體上實行的是交叉互補式的分組原則,即基礎知識薄弱與基礎知識牢固的同學會編排在一組,自制能力差與自制能力好的同學會安排在一個團隊。互幫互助也是整個分組協作式的精髓和關鍵所在,因此,分組就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分組協作試學習方法的順利進行的必要前提。此外,小組的編排應該做出適時的調整與變動。例如小組組長的職位,可由每位小組成員輪流擔當,隨著學習的進展,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可做多次的重新編排,以便更有效的提高這一學習方法所帶來學習效果。
2.2 協作式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占據關鍵地位
如果說分組是計算機教學應用分組協作式學習方式的前提,那么協作式的學習則是這一學習方式的核心所在。應該說分組協作式學習始終貫穿在整個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計算機教學任務被細分為更小的部分來進行教授講解。每一部分的學習都需要先由教師進行知識講解,在基本掌握這一基礎知識的條件下,進行分組協作式學習。例如在學習office辦公軟件的操作時,由于涉及到許多的應用功能,如果在操練時出現漏掉操作技巧的情況,可能會造成計算機應用的不全面掌握。因此,各小組成員之間要做到相互協調式的配合。小組組長應充分負責起各小組成員的實踐操作,在相互監督、相互幫助下完成對于辦公軟件的熟練操作,使教學任務的各項內容都能夠在這一學習方式中得到實踐操作與熟練掌握。教師根據小組學習情況,最后進行查漏補缺的知識性總結。重點強調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普遍問題和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同時,還應實行有效的獎勵制度,對于表現優異的小組或團隊,應該適當的給予獎勵,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教師與學生在分組協作式學習中的地位
教學活動的活動的順利開展和進行,處理需要良好的辦學條件、教學資源、教學宗旨等等之外,很關鍵的因素便是教師與學生這一雙向互頂的兩個主體。教師的授課方式與技巧在某些時候會對教學質量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熱情及學習能力也會對自身學習造成很大影響。但是教學質量的衡量標準最終還是以學生的學習成果而定,因此學生在這一知識傳遞過程中的地位尤其突出,而對于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分組協作式學習方式而言,學生必須占據學習的主導地位
3.1 強調學生在分組協作式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分組協作式學習,這一學習方式本身即要求學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小組實踐、小組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被列在小組之外對小組成員學習過程進行跟蹤。小組成員在沒有教師一一指導的情況下進行計算機課程的上機操作。這時,在操作過程中小組成員可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操作問題,而老師不在小組范圍內,就需要小組成員做出解決,這就體現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進行思考并解決難題。
3.2 注重教師在分組協作試學習中的指導地位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分組協作式學習方法,對于教師的要求則更為嚴格。教師需要對創新教育有深入的認識,對分組協作式學習方法有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根據中職計算機教學大綱、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等的要求科學制定對于該部分課程任務進行分組協作式學習的完善計劃。而在運用這一學習策略時,教師需要十分明確其必要性和運用時機,以保證分組協作式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本應凸顯的有用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計算機知識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分組協作式學習,教師應該能夠把握好其在這一教學活動中的角色扮演。教師是作為這一教學活動的重要引導者身份而出現的,與學生所處的主體地位不同,教師在講解計算機知識時,大量占據學生的時間來講解關于如何編寫代碼會阻礙分組協作式學習的順利進行。
4.結語
分組協作式學習也有其相應存在的弊端,有的學生會利用分組的形式而不親自動手實踐操作,但在很大程度上,與未采用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教學來說,分組協作式學習會彌補由班級授課的一些先天性缺陷。分組后,小組成員相互協調來進行實際操作會增強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印象,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正確應用分組協作式學習策略,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手段的改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馮敬益.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0(6).
[2]魏星.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3(29).
[3]俞銀花.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應用[J].才智,2011(35).
[4]桂新田.解析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