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
我是在幾乎崩潰的狀態下給您寫信的。今天我老公又打我了!他第一次打我是在我們結婚半年后,因為我們拌嘴,他急了就打我,我當時又氣又懼。他打完我以后非常后悔,表現得好像打我時根本不受自己控制一樣。他特別虔誠地向我道歉,我一心軟就原諒他了。沒想到后來他又動過幾次手,有一次還是在我懷孕的時候。每次打完以后,他都表現得特別后悔,甚至下跪、打自己,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對我特別好,所以我就一次次地原諒了他。今天他動手打我,是因為他要出去打牌,我說了他幾句,責怪他總想著玩,不管孩子也不體諒我,說急了他就又動手了,我的脖子、手臂上現在還有淤青。這次我忍不下去了,而且還非常生氣,因為他不小心傷到了孩子。張老師,我有時候真不想跟他過了,想離婚,但是每次他打完我后又特別真誠的道歉,我總覺得他還有改正的可能。同時我也顧慮孩子,不希望孩子小小年紀就失去父親的陪伴。我本身就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深知那種滋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生完孩子后身材嚴重走樣,我覺得如果我離開他可能再也找不到對象了,這輩子只能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過,所以我萬般糾結!張老師,請您給我點兒意見,幫幫我這個絕望的人吧!
小玉媽媽
小玉媽媽:
無論什么人,在何種境遇下,最基本的生活準則便是自我保護。無論對方是誰,都沒有傷害你的理由,尤其是你一心付出愛的人。
不管對象是誰,原因為何,用伸手打人來解決問題的人都應當受到譴責,這樣的人很幼稚,圖一時之快而不顧后果,極端缺乏自控能力。從另一方面講,男人打女人,是在選用不公平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實在是不值得托付之人,應該趁早離開。
你在信中提到了自己的顧慮,那么,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我并不寄希望于你老公能夠在目前的狀況下自行停止家暴行為。任何人都有可能在無意間犯錯,然而,當一個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自己深知不對的行為時,他就已經喪失了改正的能力,甚至喪失了這樣的動機,特別是在他并沒有為這種錯誤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之時。你一次次輕易地原諒,從某種層面上是縱容,甚至是獎勵了他的家暴行為,激發了他血液中黑暗的一面。我并不是說他事后的悔恨都是虛偽的,但是在他明白自己失去理智的行為能夠得到寬恕之后,就會變得愈發容易喪失理智。你越想遷就,對方就越猖狂。而且,從某種角度來說,知錯不改的人,比不知錯的人更不值得原諒。
你擔心離婚后孩子失去父親,將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可孩子生活在一個父親不斷施暴、母親因不斷忍受屈辱致使心緒失去平衡的家庭里就能夠茁壯成長嗎?孩子比成人更加敏感,沒有哪一對父母之間的問題能夠逃過孩子的眼睛,能夠不腐蝕孩子的心靈。你們的問題只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逐漸累積,由此帶給孩子的困擾也會越來越大,最終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更何況,你在來信里也提到,此次家暴已無意間傷及了孩子,已經影響到了孩子的身體健康與人身安全。做最壞的打算,如果你老公的家暴行為愈演愈烈,不知是否有一天孩子會成為繼你之后的受害者。所以你需要保護的不只是你自己,還有你的孩子。另外,孩子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多數時候都在模仿父母的行為,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你的老公實在不是一個好的榜樣。所以綜合來看,你老公生活在孩子身邊是弊大于利的。
最后,你談到擔憂自己的未來。我理解你的想法,沒有哪個女人不向往一個幸福完滿的家庭,誰也不愿意獨自帶著孩子孤單地生活。然而幸福的前提是安全,你現在的家庭連這個最為基本的要求都無法滿足,實在難以提到幸福和完滿。所以我希望你能夠堅強一點,做出必要的改變,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未來創造出更加舒適的生活。
親愛的小玉媽媽,我希望我的建議能夠幫助你,同時我認為你還需要尋求法律的保護,希望你盡快尋找相關律師,在事態尚可控制之時,及時解決問題,以免你和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諒解是一種美德,但總設有前提和底線,人身安全則是底線中的底線。身為女人,身為人母,我希望你勇敢一點,保護自己,保護對你來說最為重要的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