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重回“0”時代
10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0.5%,重新回到“0”時代。
而在此前的7、8、9月,指數進入“1”時代后,每月在逐步降低。1.47%的季度漲幅要遠低于去年同期的3.1%,價格水平保持在四年來最低位。
在這其中,居民感受最明顯的是蔬菜價格的下降,在三季度,本市蔬菜超市平均價格同比降17%,這其中自然有“本地菜”供應為主的低成本因素,但也受部分農產品產能過剩的影響。與此同理,豬肉價格盡管環比上升,但同比同樣下降。而由于二者的價格占權重偏高,降幅又大,導致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食品類漲幅收窄。
拉動三季度總指數走低的還有居住類指數,1.03%的漲幅遠低于去年同期的4.67%。這是因為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階段,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銳減,觀望氣氛讓不少二手房房主轉售為租,房源增加,租金下降,房租對物價水平的拉動作用被削弱。
另外,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同樣傳導到了PPI指數上,目前我國制造業過剩產能呈現行業面廣、絕對過剩程度高、持續時間長的特點,本市PPI連續32個月下降這一影響,通過一定時間向下游產業擴散,波及消費品價格,最終作用到CPI指數。
在接下來的四季度預測中,北京市價格監測中心認為,商品房及房租價格預計將穩中略降、制造業繼續消化過剩產能、國際輸入性通脹壓力減輕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四季度整體物價不會出現較高漲幅,將保持低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