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她說,她是一個粗人,她不會表達愛。
但我不這么認為。
十六年前,她挽著他的手,走進婚姻的殿堂。
十六年后,她牽著我的手,面對人生的起伏。
依稀記得,那年夏末的某天,窗外的雨爭先恐后地往地上跳,窗內的人,手握花傘,正在焦急地等待,鍋里的飯菜熱了又熱,卻始終未被人夾起。
那時,我正坐在同學家的床上,舒服地看著電視連續劇,與同學談論著哪個明星更好看,哪個更幽默,絲毫沒有注意到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
談得正激烈時,一聲電話鈴打斷了我們的交談,“喂,好像是找你的。”
我應聲接起電話,電話那頭的憤怒沖過來。
當我走出家門時,她已趕過來了,牽著我的手,急匆匆地往家趕,仿佛慢一秒都會把我丟掉。
我摸出她的手不再細膩,不再白皙。
終于踏進了屋里,她轉過身,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痛罵,她說她很擔心,她說讓我給她打電話。我反駁道:“我是大孩子了,不需要你們管。”說完,我甩手走進我的屋里,反鎖上門。
她在外邊敲門,那聲音仿佛一根沉木重重地叩擊我的心門,我在想,我是不是真的錯了。她已不復年輕,那雙手曾經讓我受過肌膚之痛,也是那雙手,為我烹飪飯菜,為我縫補衣物。
十幾年,她頭上縷縷青絲之間已泛有銀光,那雙手布滿青筋和刀痕。
我打開門,擁抱她,輕聲說:“媽媽,我錯了。”她愣了一下,也抱住了我,模糊地發出幾個音節。
她不是不會表達,而是在不經意間用她的雙手把愛藏進了我們的飯菜、衣服里,它們都在替她喊“我愛你”。
簡評:自古以來,寫父母心和兒女情的文章數不勝數,要寫得出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生活靠勇氣,寫作靠感情。真情是文章的靈魂,這篇作文真情在流淌,細節生動可感。字里行間滲透著對媽媽的深深的情感,這是作文最成功的地方。為文與做人一樣,樸實無華,最顯本色,也最具格調。作文中沒有直接抒情段落,但字字句句飽含深情,讓人為之動容。行文善于運用描寫,他把描寫點定在特有的幾個細節上,媽媽的手﹑窗外的雨等,使得文章畫面感極強,生活情景再現鮮活。小作者筆法嫻熟,成熟老道,文藝范十足,結尾值得稱道,意猶未盡又感人至深。
(指導教師:隋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