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民
【摘 要】數字媒體語境是基于數字技術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媒介環境,主要有四大特征:數字化、交互性、整合性、時效性。當前視覺傳達設計深受數字媒體語境中各種特性的影響,視覺習慣、視覺心理以及創作手段都出現了巨大變化。未來,視覺傳達設計開始由單向傳播向多向、交互式傳播發展,視覺心理體驗得到重視,數字化技術的交互式特性為此提供了可能。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使得視覺傳達設計更關注與受眾間的體驗與互動,技術與藝術的交融,為互動式的視覺傳達設計提供了可能,也是未來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數字媒體;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化;影響
數字媒體技術的進步給現代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閱讀習慣及生活方式。視覺傳達設計也迎來了革命性的變革,對數字媒體語境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的變化與發展展開研究,有助于探尋兩者之間促進與制約的關系,有助于創新視覺傳達設計的新方法、新形式。
一、數字媒體語境的概念與特征
馬歇爾·麥克盧漢說“媒介是人體的延伸”,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為實現這一延伸,主要是通過紙張或固化的媒體來實現。上世紀70年代微軟桌面系統進入普通家庭,標志著一種全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數字化信息傳達業已成為社會商品的最佳傳播形式,數字化生存時代已經來臨。
數字媒體語境是基于數字技術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媒介環境,它的產生與發展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它的定義可從多個方面進行分類定義,如果按時間屬性分,數字媒體可分成靜止媒體、連續媒體;從計算機運用的角度解釋,數字媒體是以二進制數的形式記錄、處理、傳播、獲取過程的信息載體;國際電信聯盟把數字媒體分為感覺媒體、表示媒體、顯示媒體、存儲媒體、傳輸媒體五大類。上世紀90 年代,網絡技術的普及使得研究更為細化,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馬歇爾·麥克盧漢的《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等著作在藝術界影響巨大。
數字化媒體語境是數字形態,能直觀地通過受眾的各種感官去實現信息傳達,由于它是計算機語言在電子顯示屏中展現,所以它的特征極具技術性,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不可能脫離這一語境獨立產生或存在。數字化媒體語境主要有四大特征:第一是數字化特征,所有信息的構成都是由計算機語言來描述,包括圖文影音等,所以“無數字不生存”;第二是交互性特征,受眾可自主選擇信息并參與到信息傳達的全過程,在此意義的數字媒體語境下受眾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交流互動者;第三是整合性特征,數字化媒體語境下各種海量信息通過網絡不斷地整合、變換,信息傳達的范圍實現了全覆蓋,呈現內容、形式被不斷整合的特征;第四是時效性,數字化生活中信息大爆炸,所有的視覺傳達信息會被快速地消化、遺棄,存在極大的時效性;這四大特性對現代視覺傳達的設計具有指導性意義。
二、數字媒體語境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
技術改變世界、技術改變生活,技術也改變了視覺傳達設計的設計語言。當前視覺傳達設計深受數字媒體語境中各種特性的影響,設計者的思維方式、創作手段等變化巨大,設計者與受眾之間的身份關系變得模糊,設計人既是傳遞者也是接受者,接受者也會主動參與設計中。
影響首先體現在視覺習慣上,傳統的媒介滿足不了受眾“隨時、隨地、隨需”的信息需求,而數字媒體可以滿足,這即帶來了視覺習慣的變化。鮮艷奪目、可自由變換、跳躍式等受眾的視覺習慣得到滿足、遵從,“讀圖時代”就是例證,“讀圖”視覺習慣的養成,促進了數字媒體語境的形成。與純文字的幻想不同,數字化后的信息能夠帶有更直觀的動態信息,通過畫面傳達一切真實或虛擬的事物,數字媒體語境也最終改變了現代人的視覺習慣。
其次,受眾的視覺心理因閱讀習慣的變化也產生了改變。由于人的視覺心理是通過感官而產生的,所以視覺器官作為一種主要的感知器官,對心理機能影響是巨大的。在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類需求”中,社交需求甚至高于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更高的是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超自我實現。數字媒體語境完全滿足了這些需求:網絡依賴、黑客、網絡交友、即時交互性等虛擬行為方式的出現改變了當代人的社交需求,虛擬社交需求的出現導致了視覺心理出現變化,視覺傳達由靜態單向的傳播向多向動態的傳播轉變。
另外,影響也體現在視覺傳達創作手段的變化上,數字媒體語境的出現使得傳統的視覺傳達創作手段(多使用“筆墨紙硯”等具體工具來完成)邁向數字化、虛擬化。數字媒體語境下,需要創作人員完全依靠虛擬的方式來實現創作意圖,所使用的工具、表現出來的作品都是以計算機語言來描述。各種專業軟件工具針對性越來越強,比如動漫類的3D、Flash,視頻類的Premiere、After Effect,平面類的Photoshop、Freehand等。設計師要全面掌握這些軟件工具,并不斷學習、適應軟件的升級換代,往時通過傳統工具所能達到的創作效果可能會因為技術的變化而產生變化。
三、視覺傳達設計在數字媒體語境下的展望
由于數字媒體語境的形成時間較短,發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首先是計算機軟硬件的發展使得“我的設計我做主”,沒有系統接受過甚至沒有接受過藝術設計教育的人開始做“設計”,學了幾周的Potoshop、Coreldraw就開始動手做“設計”,低俗、不可理喻的設計比比皆是。其次是設計個性特征缺失 ,數字化生活也催生了信息的泛濫,視覺傳達作品同質化情況嚴重,抄襲、模仿扼殺了創新思維的動力。最后是數字技術的不斷更新,對創作人員的知識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作者一時難以緊跟技術進步的步伐。同時,技術的更新也會使得傳達信息的兼容性變得更專業,不同版本軟件在讀取數據時會造成數據錯亂或丟失。
數字媒體語境下,設計師的創新能力得到了無限的釋放,滿足了個性化需求。對于前面所談到的問題,設計師不能簡單地以為,設計就是把素材放在各種軟件中組合。沒有創新思維及文化底蘊的設計是失敗的設計,工具永遠都是工具。設計師應做到在加強吸取傳統文化技藝、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學習新技術、新工藝,不斷完善自身的綜合學科知識,借助技術的進步創新設計理念、創作手法,做到對技術與藝術完美融合。
數字媒體語境的產生與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數字技術的運用必將是全面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中。未來,視覺傳達設計開始由單向傳播向多向、交互式傳播發展,視覺心理體驗得到重視,數字化技術的交互式特性為此提供了可能。視覺傳達設計必將是建立在多學科知識的交融之上,同時開始注重人文關懷 。因此,受眾的功能性需求將在數字媒體語境的影響下向深層次的情感層需求發展。
四、結語
基于數字媒體語境的視覺傳達設計是創新也是傳承,數字化對設計領域的影響是空前的,數字媒體平臺的出現給了視覺傳達設計新的空間,數字化傳播改變了生活的方式、藝術創作的工作模式。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使得視覺傳達設計更關注與受眾間的體驗與互動,技術與藝術的交融,為互動式的視覺傳達設計提供了可能,也是未來視覺傳達設計的方向。
注釋:
*基金項目:2012年廣西高校科研項目,基于廣西創意文化產業的數碼快印企業的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1204LX568
參考文獻:
[1]丁蕾.數字媒體語境下的視覺藝術創新[D].南京藝術學院,2013:5.
[2]張金.數字媒體影響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研究[D].燕山大學,2011:12.
【任 民,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