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陽
[摘 要]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危房改造、土地征收在稅費征收政策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實施條例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國有土地上房屋征用和補償條例》無論在公共利益的認定上,還是在搬遷程序、補償的市場化定價等核心問題的制度設計上,相比《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都有歷史性的進步。本文現就新老政策的銜接和新政策的實施試做解讀和剖析。
[關鍵詞] 企業拆遷;稅收征收;政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1. 017
[中圖分類號] F23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1- 0027- 02
近年來,在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的過程中,政府按有關規定組織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造的力度越來越大,于是頒布了新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國務院第590號令,以下簡稱《征收條例》)。武漢市政府根據《征收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了《武漢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將房屋拆遷統一為征收、收回性質,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房屋的征收與補償。新政策的實施將使得稅費征收更加合理化,提高了被征收人的積極性,有利于拆遷工程的合法高效完成,也讓開發項目能夠更快地開展起來。
1 所涉稅費征收的新舊政策對比分析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即政策性搬遷;不符合公共利益需要的拆遷行為屬于商業性拆遷。政策性拆遷中被征收人取得的補償收入,土地增值稅按《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及相關規定,予以免征;商業性拆遷中被征收人取得的補償收入,依法征收土地增值稅。
《武漢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將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活動進行了規范,全部采用政府征收、收回的方式進行拆遷,取消了商業拆遷的模式。被拆遷人取得的補償收入,土地增值稅按《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及相關規定,予以免征。
[例1] A項目2013年進行征收土地(房屋),2013年10月簽訂拆遷協議并支付30 000萬元拆遷補償給甲公司;同一地區B項目由乙公司以招、掛、拍方式取得,2010年領取拆遷許可證,2013年10月簽訂拆遷協議并支付30 000萬元拆遷補償給乙公司(土地增值稅按核定9%征收率征收,房屋價值按補償總價的20%計算)。則甲、乙兩公司依照新、舊政策承擔的稅費分別為:
①甲公司合計應交稅費342萬元
其中:土地增值稅0萬元
營業稅30 000×20%×5%=300萬元
附加稅300×14%=42萬元
②乙公司合計應交稅費4 410萬元
其中:土地增值稅30 000×9%=2 700萬元
營業稅30 000×5%=1 500萬元
附加稅1 500×14%=210萬元
從例1中可以看出,新的政策極大地維護了被拆遷人的利益,降低了稅負,得到了社會大眾的認可。同時,另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也出現了:甲、乙兩公司同樣是在2013年簽訂拆遷協議并收到補償款,但是承擔的稅費卻有4 068萬元的差異,明顯存在稅收的不公平,對乙公司的稅費征收方式是很不合理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新政策的實施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作相應的調整,盡量吻合合理、合法、公平、公正的立法初衷。
2 新政策實際執行過程中的建議
隨著新政策的出臺,相關規定在實施過程中與老政策的銜接和過渡很重要。執行時間上采用新老政策一次性劃斷,以《武漢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出臺時間2013年1月1日為限。在實施方法上,本文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1)2013年1月1日之前已簽訂拆遷合同的,按老政策已執行的部分是既成事實,不做追溯;未執行部分采用新政策征收相關稅費。
(2)2013年1月1日之前開發商取得拆遷許可證,但2013年1月1日之后簽訂拆遷合同的,一律按新政策執行。
[例2] C項目2010年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2013年與丙公司簽訂拆遷協議后支付20 000萬元拆遷補償款(土地增值稅按核定9%征收率征收,房屋價值按補償總價的20%計算)。
①按老政策執行的話,本例屬于商業性拆遷,丙公司應交土地增值稅20 000×9%=1 800萬元;營業稅20 000×5%=1 000萬元;附加稅1 000×14%=140萬元。合計應交稅費2 940萬元。
②按新政策執行的話,本例屬于征收性質,被征收人丙公司取得的補償收入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稅,應交營業稅20 000×20%×5%=200萬元;附加稅200×14%=28萬元。合計應交稅費228萬元。例2中的丙公司所涉項目拆遷跨時較長,經歷了新老制度的更替過程,采用不同制度執行所承擔的土地增值稅稅負差距非常巨大,對乙公司的財務壓力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企業被拆遷后如果在同樣的地段重建的話,重置成本已遠遠高于拆遷補償,對企業來講所承擔的拆遷壓力是非常大的。政府稅收政策的執行要考慮到社會影響,考慮到公平所產生的積極意義,這樣更有利于為各項建設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 結 論
對于新政策出臺后簽訂拆遷合同的單位,執行新政策能夠更有效地建立起房屋征收拆遷工作中政府與公眾的良性互動關系,形成公開、公平、公正的執政環境。創新房屋征收工作機制,堅持和諧陽光惠民依法征收工作思路,減少社會公眾對政府部門執政行為的質疑,提升政府部門公信力和社會誠信力,增強群眾對房屋征收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采用該政策也對公平稅收、和諧拆遷起到積極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王艷.談談城市改造中拆遷補償款的涉稅處理[J]. 現代商業,2011(23).
[2]盧偉華.政策性搬遷補償收入的有關涉稅政策[J].財會月刊,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