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華
[摘 要] 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會計的一個重要分支,有利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然而,管理會計課程教學在很多方面存在問題。本文主要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3個方面來探討管理會計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高標準需求。
[關鍵詞] 管理會計;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1. 068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1- 0104- 01
1 管理會計教學現狀
首先,管理會計在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受重視程度遠不及財務會計,教學的改革和經驗也遠不及財務會計。教學理念上沒有擺脫科學本位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單純只傳授公式和練習的解答,沒有很好地把能力本位融入到教學實踐中。所以應該把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基礎,從教學理念上提高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其次,管理會計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學科,管理會計是由成本會計發展而來的,在教學內容上與成本會計、財務管理有些重疊。所以需要通過教學改革針對學生的現狀和社會需求,對管理會計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規范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加緊湊,邏輯性更強,減少教學資源浪費,并體現其特色。最后,目前管理會計教學中仍以課堂講授為中心,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教學方式一般仍是運用原理教學法,注重課堂講授和習題演算。這種教學方法單一,多是“填鴨式”課堂講授教學,沒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沒能科學地運用案例教學,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2 教學理念的改革
一門學科的意義是要在工作實踐中能用上,如果管理會計的教學只單純傳授公式和案例的解答,就失去了這門課程的意義。管理會計的內涵是用科學的方法為企業內部管理人員提供有用的信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強調管理會計的學習重點是解決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問題,要把平常做的練習轉換成為日常的經營問題來思考。教學過程中也應該以企業的常見問題作為切入點,結合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從會計主體的管理會計行為出發進行教學研究。在教學實訓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管理能力,把管理會計所具有的規劃、決策分析、控制和考核職能運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使得現在企業很多“重營銷,輕管理”的觀念以后能有所改變,全面樹立管理會計的意識,使得不久的將來管理會計也能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更好地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
3 教學內容的改革
管理會計在教學內容上與財務管理和成本會計有部分內容重疊,所以對于有些在其他學科中是重點的內容授課的課時應該減少,要突出管理會計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內容的交叉程度,課時調整見表1。
4 教學方法的改革
目前管理會計教學中仍以課堂講授為中心,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教學方式一般仍是運用原理教學法,注重課堂講授和習題演算。這種教學方法單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應該把企業和生活中的事件,轉化為與教學相關聯的案例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注意力,把復雜的公式淺顯化、生活化。在案例的講解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分析、討論,不一定有標準答案。以下是教學過程中典型案例的分析。①課程導入:以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為例,討論取得市場競爭力的戰略方案。②成本性態分析:出租車公司如何確定收費標準,以達到不僅營業收入最大而且出租車司機愿意開車的局面。③本量利分析:以是否接受洗衣店的承包為例,討論接受承包的條件和保本的條件。④預測分析:以一家建材廠來年的銷售預測為案例,掌握案例中平滑指數法的運用。⑤短期決策分析:以某企業的生產決策為案例,討論是否應該停止產品的生產,停產方案如何選擇。⑥長期決策分析:以某輪渡公司的投資決策為分析案例,討論該公司選擇哪種方案有利。⑦預算管理:以一個小型商業企業的全面預算為案例,讓學生通過分析這個案例掌握教學內容,課堂教學也以這個案例為導向。
5 結 論
理論研究要付諸于實踐才有真正的意義,在教學課堂中把教學內容融入實踐,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對社會有用的應用型人才,才能滿足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才能實現教學的真正意義。總之,只有將管理會計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教學環節不斷創新,才能真正實現管理會計課程在教學改革活動中不斷創新。
主要參考文獻
[1]郝亭生.管理會計教學和應用中若干問題探討[J].財會月刊:綜合版,2008(8).
[2]李九斤,王瑞華,徐暢.管理會計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8).
[3]劉洪海.《管理會計》課程能力本位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