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林
[摘 要] 低碳經濟不僅是一種經濟愿景,更是一項社會工程。企業“低碳”轉型的目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實現一種循環經濟。只有讓參與企業有效盈利,才能使整個低碳產業鏈健康平穩運行。本文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國際背景下研究我國企業轉型的戰略,提出了企業低碳轉型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 低碳經濟;企業;轉型;戰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1. 054
[中圖分類號] F124;F27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1- 0085- 02
1 引 言
企業低碳轉型就是以戰略轉型為依托改變企業發展模式, 是通過不斷增加科技研發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發清潔能源技術,優化產品結構,重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模式。企業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但往往也是直接和間接浪費資源、損害環境的責任主體。企業總體水平決定國家經濟水平,企業的總體效率決定國家競爭力。一國經濟技術指標的落后,實質是企業技術水平過時;一國經濟增長方式的粗放,實質是企業發展模式高碳。面臨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和金融危機的挑戰,明智的企業正相繼實施低碳發展戰略。了解和認清低碳經濟與企業戰略轉型的關系,實現企業的低碳戰略轉型,對企業的經營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2 企業低碳轉型的必要性
相對于歐美等國,我國現在仍處在以工業化為主導的發展時期,這決定了我國的高碳地位。過度開發水資源、礦產和原油資源,破壞自然植被和亂墾濫伐,使自然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在追求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給環境與資源帶來很大的壓力。這是因為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式比較粗放,能源、資源的消耗量巨大,利用效率低,導致環境污染嚴重,同時也給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我國企業迫切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低碳轉型。
3 企業低碳轉型發展戰略
戰略轉型是我國企業在后危機時代的發展方向,以低碳經濟推動企業戰略轉型是下一個經濟發展周期的發展潮流和希望所在,這就需要所有的企業將高消耗、高排放的發展戰略轉變為環境友好型發展戰略。企業通過將低碳經濟的思維融入其經營戰略中,提升企業價值,降低風險,增加收入,并建立強有力的品牌。
第一,促進企業的結構升級和發展模式轉變,優化能源結構。對能源結構的調整就是要減少對石化能源資源的需求與消費,降低對石油的依賴以及對煤電的使用比重,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這些能源往往清潔、無污染,有些甚至更為廉價,如: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氫能等。以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清潔生產,有助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低碳轉型。
第二,堅持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高度統一,將節能環保納入企業的戰略目標。企業通過調整發展結構和發展目標,將片面追求利潤指標轉變為注重發展的科學性和平衡性。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節能、環境保護相結合,在注重質的基礎上,增加量的擴張,在發展的同時,注重節約資源能源,加強環境保護,為今后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保障低碳經濟的實施需要強化節能環保基礎管理,跟蹤節能環保新的法規政策,修訂調整節能定額指標,完善節能環保基礎管理制度,完善計量監測手段,強化節能環保設施管理,確保穩定運行。
第三,企業要重視低碳人才培養和使用工作。企業要低碳轉型必須培養有創新思維、懂得低碳經濟、有理論素養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隊伍,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重視發揮人才的作用,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
第四,發展低碳技術。低碳技術廣泛涉及石油、化工、電力、交通、建筑、冶金等多個領域,包括煤的清潔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開發、傳統技術的節能改造等。企業須依靠科技進步,積極采用綠色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改進高耗能、高排放的傳統工藝,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實現少投入、高產出、低污染,盡量把可能污染環境的排放物消除在生產過程中,達到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第五,培養企業低碳文化,使節能環保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綜合發展戰略制定的向導。將“低碳”納入企業文化當中,將“低碳文化”上升到企業戰略高度,并據此指導制定企業發展的長期規劃。倡導企業上下改變個人生活習慣和工作行為,為災現低碳化切實努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錢潔,張勤.低碳經濟轉型與我國低碳政策規劃的系統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1(4):22-28.
[2]薛進軍,趙忠秀,戴彥德.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01.
[3]薛進軍.低碳經濟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
[4]莊貴陽.低碳經濟——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的發展之路[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5.
[5]李士,方虹,劉春平.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研究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