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等
摘 要 為了確定海南中西部妃子笑荔枝的營養診斷時間及荔枝正常生長所需營養元素的最適范圍,以海南中西部具有代表性的妃子笑荔枝種植園為試驗地,對海南中西部地區妃子笑荔枝葉片9種元素含量進行測定分析,并運用標準值法對妃子笑荔枝進行營養診斷。結果表明:海南中西部妃子笑荔枝葉片元素含量在不同的生育期差別較大,初步確定盛花期為海南妃子笑荔枝營養診斷的最佳時期;妃子笑葉片盛花期適宜的元素含量范圍為N 16.0~19.0 g/kg、P 0.9~1.2 g/kg、K 7.0~10.0 g/kg、Ca 5.0~11.0 g/kg、Mg 1.5~3.0 g/kg、Fe 60.0~140.0 mg/kg、Cu 4.0~9.00 mg/kg、Zn 15.0~64.00 mg/kg、B 3.00~18.00 mg/kg;各元素含量適宜比例為N ∶ P ∶ K ∶ Ca ∶ Mg=1.00 ∶ 0.06 ∶ 0.51 ∶ 0.46 ∶ 0.13;Fe ∶ Cu ∶ Zn ∶ B=1.00 ∶ 0.07 ∶ 0.40 ∶ 0.11。
關鍵詞 妃子笑荔枝;標準值法;營養診斷
中圖分類號 S667.1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time for nutrition diagnosis and optimum concentrations of essential elements for Feizixiao litchi cropped in Western Hainan,the most representative litchi orchards were diagnosed for nutritional status by the standard fingering metho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lement contents of litchi leaves changed greatly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and the full-bloom stage was the best time to diagnose in Hainan. The suitalbe element contents of leaves of Feizixiao litchi during full-bloom stage were as fellow:N 16.0~19.0 g/kg,P 0.9~1.2 g/kg, K 7.0~10.0 g/kg,Ca 5.0~11.0 g/kg,Mg 1.5~3.0 g/kg, Fe 60.0~140.0 mg/kg, Cu 4.00~9.00 mg/kg, Zn 15.00~64.00 mg/kg,B 3.00~18.00 mg/kg. The appropriate proportion was as fellow N ∶ P ∶ K ∶ Ca ∶ Mg=1.00 ∶ 0.06 ∶ 0.51 ∶ 0.46 ∶ 0.13;Fe ∶ Cu ∶ Zn ∶ B=1.00 ∶ 0.07 ∶ 0.40 ∶ 0.11.
Key words Feizixiao litchi;Standard fingering method;Nutrient diagnosis.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4.10.009
荔枝(Litchi chinensis)屬無患子科,原產地中國,是中國南方特色果樹。海南島是荔枝的主要產區,截至2011年海南荔枝的種植面積達到2.45萬hm2,種植荔枝是農民增加經濟收入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長期亂施、濫施肥料,導致果園土壤板結、肥力下降,種植成本上升,再加上荔枝結果大小年狀況日益嚴重,出現果農毀園棄園現象。因此根據荔枝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性提出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案至關重要,而植株營養診斷是提出施肥方案的科學依據。國外營養診斷已普遍應用于果樹種植,新西蘭等國對荔枝的營養診斷起步較早,并提出N、P、K等元素的適宜標準[1-2],中國的營養診斷起步較晚,主要集中于廣東、廣西種植的名優荔枝品種[3-6],在海南也有部分學者對荔枝園土壤養分進行研究[7-8],但目前關于妃子笑荔枝的營養診斷鮮見報道。本試驗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對海南中西部地區的妃子笑荔枝營養狀況進行診斷,并初步確定荔枝的大、中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的適宜含量范圍。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果園狀況
觀測荔枝園為成年穩產妃子笑荔枝園,分布于海南中西部,其基本情況見表1。
1.2 樣品采集與處理
分別于2011年11月、2012年3月、2012年5月、2012年10月進行采樣。具體的方法為:選取樹樣,在果園中選有代表性的10株荔枝樹進行標記;每次采樣分別從荔枝樹的4個方向采摘(從樹冠中部結果母枝頂部開始倒數第二對復葉的第三和第四對小葉);將葉片樣本帶回實驗室后,用濕毛巾清潔表面,以105 ℃殺青30 min,75 ℃烘干,粉碎機磨碎,用封口袋干燥保存待用。
1.3 測定項目及分析方法
荔枝葉片的分析測定按照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9]進行,具體見表2。數據統計采用DPS軟件完成,采用Excel 2007繪圖;營養診斷采用標準值法,該方法是以健康植株的正常養分水平作為營養診斷的標準值。本研究在荔枝盛花期正常生長的植株葉片各養分含量的平均水平上建立(X±S),按照前人常用的采樣葉位[3-6]對荔枝園進行采樣分析,以生長狀況良好且均勻的植株葉片營養元素含量及標準差為基準,確定荔枝盛花期葉片養分的適宜含量。為確保適宜含量更加準確、指導生產更加可靠,在劃定適宜范圍時,在參考前人關于荔枝葉片養分分析范圍的同時,去除偏離正常范圍的極大值和極小值,以排除噴施葉面肥等因素導致葉片分析值異常的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葉片礦質元素含量的充足范圍確定
2.1.1 荔枝葉片營養診斷時期的確定 不同生長期的營養特性決定營養診斷的采樣時間。張少若等[10-12]指出作物營養診斷時間的確定要考慮以下因素:(1)作物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旺盛時期,即將對養分反應敏感、需求量最大的時期作為營養診斷時間; (2)根據各時期養分含量與全年的均值之差來確定最適采樣時間,即以變異系數最小和元素含量最接近年均值的生長期作為營養診斷時期; (3)考慮營養診斷對科學指導施肥的迫切要求。荔枝對養分需求最多的時期和對養分最敏感的時期是荔枝生長最旺盛時期(表3)。
通過分析荔枝4個生長時期的標準差和變異系數可知:Mg、Zn、B在盛花期的離年均值最小,分別為-0.30、-2.10、-1.03 mg/kg;P、N、Cu、Fe在盛花期的變異系數最小,依次為5.97%、2.63%、11.14%、27.60%。同時考慮到盛花期是荔枝生殖生長的重要時期,該時期植株對養分需求量大、反應敏感[13、5],運用對盛花期荔枝進行營養診斷的結果指導當年施肥,對確保當年荔枝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張少若等[10-12]提出的確定作物營養診斷時間需考慮的因素,結合本研究結果,初步確定盛花期為海南中西部妃子笑荔枝營養診斷的最佳時期。
2.1.2 荔枝葉片盛花期養分含量 由于同一品種在不同的生長區域其葉片的營養元素含量有所差異,因此確定的營養指標應有一定的范圍,以便營養診斷的實際應用,以荔枝植株盛花期葉樣為材料,對各元素含量的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進行統計分析(表4)。
2.1.3 荔枝葉片盛花期養分含量分布范圍 根據表4中盛花期荔枝葉片適宜的養分含量,對所調查的處于盛花期的6個果園按照低于適宜范圍、處于適宜范圍和高于適宜范圍的標準進行分級,得到處于各個標準的植株數分布如下(表5)。
為了使葉片分析值更為完善、試驗結果對荔枝水肥管理更具有參考價值,從荔枝植株各個養分之間相互平衡的角度上考慮,在確定各個元素含量指標的同時,兼顧各個元素含量之間的比值,根據以上確定的適宜含量范圍,統計植株葉片的適宜養分含量的平均比值,該比值可作為日常水肥管理的參考,同時也是判定各元素分析值是否合理的依據(表6)。
2.2 本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結果的比較
3 討論與結論
前人研究認為N、P、K、Ca、Mg的含量與荔枝的產量密切相關,且依據不同荔枝品種對各種元素的需求量不同而提出不同元素比例[5、14-18]。荔枝植株Ca的含量與荔枝的裂果關系密切[19-22],Fe、Zn、Cu、B參與荔枝植株的代謝過程,海南土壤有效Cu的含量偏低,在水肥管理中應注意加強Cu的補充。
海南妃子笑荔枝營養診斷的時期確定為盛花期,這與中國臺灣地區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診斷時期一致[23-25],但與中國內地的診斷時期不同[13,26]。
本研究中葉片的N、P、K水平的變化趨勢與其他研究相比,有以下特點:N在秋稍時期含量最高,這與廣東土壤肥料總站和何永群等[15]所研究的結果一致,但與伏廣農等[27] 測定的糯米滋的葉片N含量變化趨勢有較大差異。本研究中,從盛花期到果實成熟期荔枝葉片中的N含量出現緩慢上升,這一現象與前人研究的結果不同,推測其與施肥習慣、光照條件和品種等有關,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P和K含量在盛花期下降繼而在果實成熟期上升,這與廣東土壤肥料總站概括的三月紅、黑葉、白蠟、妃子笑等荔枝葉片的P、K含量變化趨勢一致,說明在果實生長時期應加強P和K的補充。
本研究提出的妃子笑荔枝葉片營養元素含量適宣范圍尚屬初步探討,還有待深入研究,并逐步予以修訂及完善,以期為指導科學施肥提供更切合實際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Menzel C M, Carseldine M L, Haydon G F, et al. A review of existing and proposed new leaf nutrient standards for lychee[J]. Scientia Hort, 1992, 49(1-2): 33-53.
[2] Thomas M B, Ferguson J, Crane J H. Identification of N, K, Mg, Mn, Zn and Fe deficiency symptoms of carambola, lychee, and papaya grown in sand culture[C]∥10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Florida State Horticultural Society. Orlando, Florida: Proceedings of the Florida State Horticultural Society, 1995(108): 370-373.
[3] 鄭煜基, 林蘭穩, 羅 薇. 荔枝營養需求特點及其施肥技術研究[J]. 土壤與環境 2001, 10(3): 204-206.
[4] 梁子俊, 戴良昭. 荔枝營養診斷與合理施肥研究[J]. 福建果樹, 1984(21): 6-13.
[5] 伏廣農, 張新明, 曾亞妮, 等, 糯米糍荔枝葉片礦質養分含量充足范圍的確定[J]. 土壤通報 2007, 38(2): 291-295.
[6] 謝世恭, 謝永紅, 曾亞妮, 等. 充足范圍法和修正診斷施肥綜合法在荔枝營養診斷中的比較[J].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6, 27(3): 12-15.
[7] 劉 賢, 劉 壯, 吳曼峰, 等. 海南儋州荔枝園土壤養分現狀分析[J]. 熱帶農業工程, 2011, 35(2): 17-20.
[8] 陳明智, 林 彬, 謝國干, 等. 海南荔枝園土壤基本養分狀況分析[J].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1, 14(2): 57-59.
[9] 魯如坤. 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1999.
[10] 張少若, 劉康德, 蔡勝忠. 油梨營養特性與營養診斷方法的研究[J]. 熱帶作物學報, 1994, 15(1): 53-63.
[11] 張少若, 招康賽, 杜海群, 等. 檳榔營養特性與營養診斷方法的研究[J]. 熱帶作物學報, 1990, 11(1): 69-80.
[12] 張少若, 陳 拉, 林 電, 等. 香草蘭營養診斷方法的研究[J]. 熱帶作物學報, 1998, 19(3): 38-43.
[13] 梁子俊, 戴良昭. 荔枝營養診斷與合理施肥研究[J]. 福建果樹, 1984(Z1): 6-13.
[14] 王仁璣, 莊伊美, 陳麗璇, 等. 福建主要亞熱帶果樹葉片營養元素適宜含量的研究[J]. 亞熱帶植物通訊, 1988(2): 1-5.
[15] 何永群, 龍淑珍, 韋昌比. 早熟荔枝氮磷鉀營養診斷研究[J]. 廣西農業科學, 1999(4): 178-180.
[16] 周修沖, SamPortch, 謝 鋒, 等. 名優荔枝營養特性及鉀、硫、鎂肥效應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 2001(5): 31-33.
[17] 戴良昭, 郭仰楚, 謝希堯. 蘭竹荔枝礦質營養狀況與化學調控的影響[J]. 福建省農科院學報, 1995, 10(1): 48-53.
[18] 陸順滿, 陳秀道, 楊少海. 荔枝氮、 磷、鉀營養吸收特性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 1993(1): 24-26.
[19] 彭 堅, 席嘉賓. 糯米糍荔枝裂果的生理機理與防裂效果研究[J]. 廣西植物, 2003, 23(1): 65-68, 72.
[20] 邱燕萍, 陳潔珍, 歐良喜, 等. 礦質營養變化對荔枝裂果的影響[J]. 廣東農業科學, 2001(1): 25-26.
[21] 林蘭穩. 礦質營養對荔枝裂果率的影響[J]. 土壤與環境, 2001, 10(1): 55-56.
[22] 李建國, 高飛飛, 黃輝白, 等. 鈣與荔枝裂果關系初探[J].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9, 20(3): 45-49.
[23] Menzel C M, Simpson D R. Lychee nutrition: a review[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987, 31(3-4): 195-224.
[24] Hundal H S, Arora C L. DRIS approach for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oliar diagnostic norms for lychee(Litchi chinensis)[J]. Journal of the Indian Society of Soil Science, 1995, 43(1): 58- 63.
[25] Hundal H S, Arora C L. Preliminary micronutrients foliar diagnostic norms for litchi(Litchi chinensis Sonn)using DRIS[J]. Journal of the Indian Society of Soil Science, 1996, 44(2): 294-298.
[26] 伏廣農, 張新明, 曾亞妮, 等, 糯米糍荔枝葉片礦質養分含量充足范圍的確定[J]. 土壤通報 2007, 38(2): 291-295.
[27] 伏廣農, 張新明, 曾亞妮, 等, 糯米糍荔枝葉片礦質養分含量充足范圍的確定[J]. 土壤通報, 2007, 38(2): 2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