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朵朵
提到科學你會想到什么?是枯燥無聊解釋也聽不懂的理論,還是長篇大論密密麻麻如同亂碼的符號,抑或是學者口中玄之又玄的物理現(xiàn)象?仿佛種種與科學有關的事物就逃不開“嚴肅”二字。然而科學作為推動社會進步,又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正在努力擺脫陳舊的外衣,以趣味性吸引人們的關注。趣味科學應運而生,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趣味科學就是希望通過創(chuàng)意好玩的方式,讓人們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并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從興趣出發(fā),投身科學。
趣味科學已經(jīng)得到了一些技術獎項的支持,其中較為著名的就是國際性質的搞笑諾貝爾獎。這是一個神秘的、擁有頂級創(chuàng)意的、幽默的獎項,幾乎全球所有的主流科學媒體和科學家都對這一獎項充滿了熱情和贊譽。不僅因為它天馬行空、令人稱奇的搞笑項目,還因為這些“無厘頭”有時也會催化出一些真正有意義的實驗,獲獎的研究成果曾在著名學術雜志上發(fā)表,每屆頒獎也會得到真正諾貝爾獎得主的支持。
搞笑諾貝爾:大名就是這個姓!
到底是個啥?
搞笑諾貝爾實際上延續(xù)自科學幽默雜志《不可能的研究年報》(AIR)的一個落地頒獎活動,始于1991年,每年一度,正式名稱為Ignoble Nobel prize,簡稱IG獎,直譯為“不高尚的諾貝爾獎”,中文世界更愿意把它叫做“搞笑諾貝爾獎”。
是誰整的事兒?
迄今為止,哈佛應用數(shù)學系畢業(yè)的馬克·亞伯拉罕斯已經(jīng)親自主持過22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頒獎儀式了。他寫了近10本書,4本和搞笑諾貝爾有關。他的人生經(jīng)歷里有和比爾·蓋茨上過同一堂課這樣的小輝煌,但某種意義上,他對后世的啟示和影響卻無可估量,或許并不遜色于蓋茨同學——因為,我們并不知道像人類這樣孤獨的生物,倘若有朝一日受技術所限沒法逃出宇宙這座黑暗森林且必須接受這個事實的話,屆時還能通過什么方式來避免自殺,除了幽默。憑借一己之力,把一個獎項搞了22年,并且從區(qū)域式搞到了全球化,從當年小禮堂里一群科學怪人的自high搞到了如今Youtube上以直播傳遞的“千百萬人同樂樂”,馬克·亞伯拉罕斯完全可以請求后人在他百年以后的墓碑上銘刻如下一段話:俺是一個不高尚但很純粹的人,一個沒有脫離低級趣味但有益于人民的人。
這獎圖個啥?
搞笑諾貝爾倡導“看上去好笑,實則引人深省”的研究,并為此不倦奮斗,即使它們看上去多么的“劣跡斑斑”且“不靠譜兒”,也能以科學態(tài)度自圓其說,容不得半絲鄙薄。讓發(fā)笑和思考集于人之一身,而非委托給造物主,這等氣魄,乃天成也。
都有什么獎?
搞笑諾貝爾獎每年有十個領域的研究獲獎,包括傳統(tǒng)諾貝爾獎的五個領域——物理、化學、醫(yī)學、文學與和平。另外,還有諸如公共衛(wèi)生、工程、生物和其他各學科間的研究。首屆搞笑諾貝爾獎曾頒發(fā)過三個“虛擬成就獎”。此后,所有的獎項都頒給了基于現(xiàn)實世界的研究。
啥樣能得獎?
搞笑諾貝爾獎設立的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fā)笑,之后發(fā)人深省”的研究。它要求獲獎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fā)人們對科學、醫(yī)學和技術的興趣。與其他學術獎不同,搞笑諾貝爾獎得主不會拿到任何獎金,得不到各方贊譽,更不可能使科學出現(xiàn)革命性進步,但是所有獲獎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學術雜志上發(fā)表。
在哪兒搞典禮?
搞笑諾貝爾獎于每年10月頒發(fā)一次,在諾貝爾獎頒獎前一至兩周舉行,地點為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起初,儀式舉辦地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演講廳,后改為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
怎么被通知?
如果半夜有人打電話告訴你得了諾貝爾獎,或者在飛機上機師忽然通知你得了諾貝爾獎,又或者在車上記者追著你,只為一件事,告訴你得了諾貝爾獎,你會相信嗎?不要不相信,這就是搞笑諾貝爾獎通知你的特別方式。諾貝爾獎委員會基于避免獲獎者通知親戚并外泄消息的考慮,往往在公布獎項前數(shù)分鐘才致電通知他們。要知道,在這么短時間內落實“通知”相當困難,所以往往要使出五花八門的方式。
寒酸是風格
獲獎者自費到場領獎,獎品是由廉價材料制成的手工藝品,四個星期內就會“土崩瓦解”,每年還不一樣。
致敬大肉丸
諾貝爾獎頒獎禮開始時會向瑞典王室致敬,但搞笑諾貝爾獎就向瑞典傳統(tǒng)食品——肉丸致敬。
甜心小姐催你了
頒獎儀式中,獲獎者可以向公眾解釋他的成就及其應用。但是,如果解釋的時間超過一分鐘,臺下抱著布玩偶的甜心小姐就會大叫道:“請停下吧,煩死了。”而且這位甜心小姐只有讓你顏面掃地的8歲。
紙飛機是傳統(tǒng)
向臺上擲紙飛機曾是搞笑諾貝爾獎的傳統(tǒng),2006年因“安全方面的考慮”被取消了。物理學教授羅伊· 格勞伯作為官方的“掃帚保管員”,之前曾一直負責清掃臺上的紙飛機。2005年,他去斯德哥爾摩領真的諾貝爾獎了,因而缺席了那一年的搞笑諾貝爾頒獎禮。
結語“威脅”你
通常頒獎典禮的結語是:“如果你沒有得獎,特別是,你得了獎——那祝你明年好運。”
爭議也存在
搞笑諾貝爾盡管大多無厘頭,但依然算得上在范式下進行的有益探索。不過其中也有一些爭議頗大的個例,比如1991年化學獎的 “水有記憶力,還能傳播”,其頗有偽科學之嫌,而研究者法國人雅克·溫尼斯因此被逐出法國的科學共同體,也并不冤枉。還有“遠古微生物”“太空外星人”一系列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淪為笑話。縱觀近10年的搞笑諾貝爾,此類烏龍不會再犯。
亮瞎眼的怪科學:就怕你不信!
老公必備神器 終結話嘮槍(2012年聲學獎)
日本研究人員發(fā)明了一支可以發(fā)射聲波的槍,用來阻止那些說話不合時宜的人,因而上榜本次最搞笑發(fā)明獎。大多數(shù)已婚男網(wǎng)友,為這個發(fā)明歡呼雀躍,大呼“福音”降臨——這是對付我家嘮叨老婆的神器呀!此槍可反彈絮叨者聲波暫時干擾其腦波,使其迷亂中無法繼續(xù)開口。
坦克重機甲 叫你亂停車(2011年和平獎)
立陶宛維爾紐斯市市長佐卡斯對治理城市豪華汽車亂停違章,嚴重影響交通提出了治理方案——用重型機甲坦克車直接將違章車輛壓碎。他指出,這些違章車輛對騎自行車人群和行人構成了人身威脅。
過山車治療法 哮喘病大心臟(2010年醫(yī)學獎)
按照常理來推論,幾乎所有人在玩過山車前都會因負面情緒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尤其對哮喘癥患者來說,一旦出現(xiàn)呼吸困難,勢必需要藥物才能緩解。但奇怪的是,被試者反而“不治自愈”般地自行緩解。這也就是說,玩完過山車后,哮喘者的呼吸困難癥狀達到頂峰,隨即卻又出現(xiàn)了好轉。
美酒“釀”鉆石 科學變財富(2009年化學獎)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用甲烷的氣體來產(chǎn)生鉆石,而天然鉆石依靠漫長的地質作用而形成。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龍舌蘭酒產(chǎn)生的熱蒸汽沉積在不銹鋼的表面上后,會形成一層鉆石薄膜,并從中提取出了鉆石。科研人員注意到,產(chǎn)生鉆石最理想的液體是40%的乙醇和60%的水的混合液,這一比例恰恰和龍舌蘭酒的成分比例非常吻合。
“多行不義必自斃” 吞劍者永遠的痛(2007年醫(yī)學獎)
一篇名為《吞劍及其副作用》的報告研究指出,表演吞劍其實一點也不輕松,還會造成喉嚨損傷和食道穿孔。對大部分吞劍表演者來說,吞一把劍不算什么,不過吞劍傷害尤其容易發(fā)生在吞入多把劍后,研究者之一的梅爾在2005年就因一次吞入多把劍,造成了事后整整一個月僅能進食液態(tài)食物。梅爾還在頒獎大會上表演吞劍。
5秒規(guī)則出 掉食不心疼(2004年公共衛(wèi)生獎)
你是不是也曾經(jīng)將掉落的食物迅速撿起,吹一吹就吃下去了呢?覺得掉落的時間不長,看上去也不臟,所以繼續(xù)吃沒關系。芝加哥高中女生吉蓮·克拉克對“迅速”做出精確的量化,得到所謂的“5秒規(guī)則”——食物掉在地上后,如果5秒內被撿起來就還可以食用。研究中70%的女性和56%的男性都表示自己愿意遵守這一規(guī)則,并會要求今后自己的子女也遵守這一規(guī)則。
粉紅火烈鳥 紅綠惡俗配(1996年藝術獎)
塑料粉紅火烈鳥是美國最著名的草坪裝飾物之一,與之齊名的還有花園矮人。塑料粉紅火烈鳥于1957年由設計師唐納德·費瑟斯設計。1972年,約翰·沃特斯的限制級影片 《粉紅色的火烈鳥》上映后,塑料火烈鳥曾經(jīng)一度被認為是草坪上的低級趣味的典型例子。時至今日,塑料火烈鳥已經(jīng)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符號。
死而復生抗腐敗 伸張正義求身份(2003年和平獎)
印度人哈利用了18年時間證明自己仍活著,他因此獲得了“和平獎”。原因是印度一些腐敗官員收了別人賄賂,注銷了他的戶籍,宣布他已經(jīng)死亡,這樣,行賄的人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繼承”他的財產(chǎn)。但這位印度人無法前來領獎:雖然印度政府很奇怪地給一個“死人”發(fā)了護照,但美國不能給“死人”簽證。
擬聲節(jié)開支 皇家海軍萌(2000年和平獎)
演習開槍時不許裝實彈,而是用大喊一聲“砰!”來代替,這一辦法為英國的納稅人節(jié)約了數(shù)百萬的稅金,也為英國皇家海軍贏得了2000年搞笑諾貝爾和平獎的聲譽。不僅萌力十足,還講求實際效用,一箭雙雕,一舉兩得。
劫持外太空 真亦假假亦真(1993年心理學獎)
美國哈佛醫(yī)學院的麥克和坦普爾大學的雅各布斯得出這樣的結論:那些認為自己是被來自外太空的外星人所劫持的人所說的可能是真的。他們還推論,劫持的目的在于生產(chǎn)外星混血兒。
專家總結出可能被綁架的這樣幾種特征:
a. 醒來時不能動彈,有一種有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