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漪
聽到亞馬遜將在今年四季度上線海外直郵業務的消息后,網購一族們便開始懷著喜悅的心情期待。但對于代購商來說,自然有些不開心
近年來,龐大的網購群體催生代購行業迅猛發展,但面對尚存未知數的的海外直郵,傳統代購的生命似乎也不會就此打住。
選“直郵”還是選“自貿”
互聯網電商跨越地域,不僅能將阿拉斯加的深海魚夾著冰塊送到家中,也能足不出戶就讓你穿上米蘭時裝周上推出的只在當地出售的限量版服裝,代購商們憑借自己靈活的雙腳與高效的掃貨能力,幫助買家完成了海外購物之夢,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歐美日韓網站也提供了海外直郵中國服務。但相比這些,亞馬遜的新消息之所以讓人興奮,自然是由于其電商巨頭地位以及線上在售的海量正品真貨。
在亞馬遜中國宣布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簽署諒解合作備忘錄后,標志著三方將在自貿區內合作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并在自貿區內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通過此項合作,亞馬遜在未來將向中國消費者提供全球商品的海外直郵業務,預計該業務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線。
據了解,亞馬遜屆時將提供“直郵”和“自貿”兩種模式。“直郵”即海外直郵模式。目前一些國外購物網站不提供直郵中國的服務,需要境外第三方轉運,相比之下直郵的優勢在于直接填寫中國地址,而不必再填寫第三方轉運公司的境外地址,再由轉運公司寄到中國,可以節省不少時間。日后消費者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選購海外商品,商品直接通過國際物流公司送到消費者手中,但除了商品本身的貨款之外,消費者還需承擔進口關稅及物流費用。亞馬遜方面表示,未來購物頁面將顯示中文和人民幣價格,只要標有“Amazon global(亞馬遜全球)”標識的商品,都可以直郵中國。
而“自貿”則是指中轉自貿模式,通過上海自貿區的跨境通導購平臺購買。根據合作備忘錄,亞馬遜先將海外商品運輸至自貿區內的物流倉儲中心,消費者選購完商品后,通過國內物流公司送達給消費者,需要支付貨款、物流費用以及個人物品行郵稅。
亞馬遜即將開通海外直郵,在一些買家看來,省去了不少繁瑣的環節,畢竟很多代購商就是從國外亞馬遜網站上購買來,然后再寄送給買家的。以往個人代購不僅物流較慢,還要支付代購費用,商品真偽也很難辨識,而亞馬遜平臺的真貨保證自然靠譜得多。
傳統代購將受沖擊
雖然目前亞馬遜的自貿消費模式還未開展,但一些英文水平較好并且擁有海淘購物經驗的買家已經開始在亞馬遜網站上直接購買,有網友曬單寫道:“買了一雙學步鞋和一頂帳篷,郵費總共4美金。購買衣服在250元人民幣以內,嬰兒用品500元以內,都不用預繳稅。超過了網站規定的金額上限,需要預繳稅,完成交易后多退少補。直郵收取每磅1.99美金的郵費,大約十天就收到了。”
但相比于消費者的熱情追捧,代購商們則顯得有點兒著急,唯恐自己的生意以后沒人下單。
不少商家開始降低郵費或者代購費,一方面要穩住老客戶,一方面則要在亞馬遜年底前開通直郵中國前爭取更多新客戶。
根據聯商網發布的《海淘行為觀念研究報告》顯示,67%的消費者認為海淘最大優勢是價格相對便宜。而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從2010年到2013年,我國海外代購交易額從每年120億元已增長到700多億元,預計今年的交易規模有望達1549億元。而一直以來這一巨大的市場是依靠奔波在各國之間的代購商形成的,其次還包括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和留學生。
一位一直通過網站給孩子代購新西蘭奶粉的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在網上代購時非常謹慎,“個人代購新西蘭愛他美奶粉,每桶在200元以下的賣家很多,他們說是批發的,通過最便宜的海運寄到香港,最終價格很便宜。”她表示但是海運時間長,會影響奶粉的品質,因此自己都選擇國內清關,雖然加上有郵費、代購費等,一桶奶粉已經超過250塊錢,但她表示只要安全省心就可以。
由于海外代購產品不少是母嬰用品、奢侈品和食品飲料等類別,因此買家格外關注真偽。有消息稱,目前海外代購中六七成的商品均是假貨,盡管這一數據并未得到證實,但許多網站中的代購群體中確實存在著“出國繞一圈,山寨變大牌”的現象,包裝、發票、禮品袋均制作得像模像樣,讓人真假難辨別。
“海外代購中的買賣雙方全憑誠信,買家自己分不出商品的真假,又不可能去商場專柜驗貨,代購者自然有恃無恐,取證難給消費者維權帶來了很大的阻礙。”業內專家表示,長期以來,對于海外代購行為,是按照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有關規定來處理,并沒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來定義和約束。一些人將其進口的應稅“貨物”拆分成多票、偽報為個人“物品”,通過郵遞、快件渠道進境,已經超出了“合理、自用”的范圍,實質是利用個人物品免稅額優惠,偷逃關稅、牟取暴利。但由于過關物品很難清晰地被界定是否屬于“合理、自用”的范圍,成為監管難題,這讓海外代購成為灰色地帶。亞馬遜推出海外直郵模式無疑將使海外代購市場受到沖擊。
亞馬遜面臨的挑戰
隨著亞馬遜海外直郵業務的上線,傳統海外代購在價格、品牌和物流速度上的劣勢會使其在短時間受到影響,不少代購平臺和代購商都會遭遇發展瓶頸。消費者對于亞馬遜直郵的支持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但電商專家表示直郵看上去可以完全取代需要通過轉運的海淘,但實際上對于亞馬遜能否順暢地在中國直郵還是未知數。
盡管亞馬遜美國網站上商品豐富,但最終可以直郵的究竟有多少還無法確定,而且我國法律規定,進口商品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強制性標準或者其他必須執行的檢驗標準。但是一些國外商品卻由于不符合我國的質檢標準和相關法規,不允許在市場上流通交易,無法被引進國內。而這些受限商品大多是目前代購和海淘的重點商品,比如奶粉、藥品和數碼產品等,因此盡管可以保證是正品真貨,但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限制,很有可能無法出貨。這些商品仍需要代購商來解決,因此代購業也不會因為亞馬遜直郵便徹底銷聲匿跡,只要尋找新的發展點,在這場巨頭與中小企業甚至個人的競爭中依然有利可賺。
除了亞馬遜,今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與美國電商物流公司ShopRunner達成合作,中國用戶可以直接通過阿里平臺訂購海外商品。此外,我買網、京東等電商均已投身到這一廣闊市場中來,京東上線了“海外購”頻道,蘇寧也有“全球購”,順豐則利用自己的物流優勢推出“海購豐運”。可以預見,未來在海外商品網購市場中,一場激烈的競爭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