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霞 徐君民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198-01
“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類生活的重要情感行為,這種情感和行為包含著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回報祖國、珍愛生命、追求和諧等倫理價值。一顆顆感恩的心,組合成社會的良心、善心與愛心。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社會培養出健康和高尚的人。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由于許多家庭忽略了對孩子的情感教育,過度的溺愛、嬌生慣養,使孩子不知道體諒父母的辛勞,自私、任性、沒有責任意識,甚至有的同學還經常對父母大呼小叫,無故發脾氣,絲毫不顧及家長的感受,做父母的很傷心。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郭建國教授說:“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如何讓孩子能體諒到父母的艱辛,并且學會感恩,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抓住教育的有利契機進行教育。
星期一的早晨,剛走進教室,就有小組長報告說有幾名同學沒完成作業。徐鍵,我們班的衛生委員,資質比較好,上進心較差。多次的苦口婆心、軟硬兼施,雖也有成效,可這次又沒完成作業。我的心里隱隱的有一種對他失望的感覺,批評了他幾句,就開始上課了。
課上到一半,看徐鍵的臉色發黃,他的同桌舉手說徐鍵肚子疼。問明情況,覺得不是很嚴重,但為了防止意外發生,還是打電話給他家長,建議家長有時間的話領他去醫院看一下。
半個小時后,徐鍵的父親匆匆趕來了,剛一見到他父親,我怔了一下。剛過四十歲的男人,已經很蒼老了,有些枯黃的頭發非常凌亂,黑紅瘦削的臉上,寫滿滄桑。一身破舊的勞動服沾滿了塵土。他寶貝似的抓著徐鍵白嫩的手,說馬上去醫院。
可憐天下父母心!
教育的契機終于來了!我很想通過這件事讓孩子讀懂父母的這份艱辛與滄桑!教會學生感恩!
星期二的下午第二節正好是班會時間,我以“說說我們父母工作中的辛苦”為題,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們都說說父母工作中有哪些辛苦、有哪些不容易。
同學們紛紛舉手,尤其是徐盈,說著說著落淚了,說她的父母是種棉花的,種上種子怕棉花苗出不齊;苗出來了,怕下大雨發生洪澇,把小苗淹死;怕不下雨,發生干旱,小苗沒水喝就不長,就干死了。每天父母早上四、五點鐘就起來,去侍候棉花,中午也不回家,吃點冷干糧喝口涼水,繼續干活,晚上一直天黑得看不見了,才回家。就是這樣還不知道老天讓不讓秋天有個好收成。她的母親剛剛三十多歲,看上去就很老了,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的,平時穿衣服也不打扮,父母為了供養他們姐弟倆很可憐很不容易。其他同學也受了感動,紛紛訴說父母平時如何的辛苦。明顯的, 在他們的臉上有了愧疚的表情。
我又有意識的讓徐鍵也說說,徐鍵說他父親在鹽場上班,上面是風吹日曬,下面是鹵水泡腳。如果天氣預報說有雨,一晚上就不用睡覺了,要拉上塑苫,把鹽坨蓋好了。第二天如果不下雨,還要馬上拉開,要是碰上不好的天氣,要三番五次的拉開蓋上,再拉開蓋上……而且工資還不是很高,平時有點好吃的,父母還都要給他留著,他們舍不得吃……還沒說完,徐鍵就低頭不語了,我問他怎么了,他說他覺得對不起他的爸爸,很慚愧。我又問,為什么?他說他沒有認真學習,沒有做一點回報父母的事情,平時也從沒對父母說過一句感謝的話。我說,其實父母受再大的苦受再大的難,都不會在乎,都能克服,因為他們的心里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奔頭!那么誰是他們的希望呢?有學生脫口說:他們的孩子!我說,對!孩子是他們的希望!孩子是他們心里的欣慰!那么你們怎么做,父母最感覺到欣慰呢?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好好學習,孝敬父母、做個懂事的好孩子;在父母下班時遞上一杯熱水;在父母生日時送上一聲祝福;在父母勞累時幫他們捶捶背;學會感恩父母;在父母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父母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以前,爸爸媽媽教育我,我挺不服氣的,覺得他們說得沒道理。特別是被冤枉的時候,我會和他們大吵大鬧。現在,我想,他們一天工作下來也很累很辛苦,我應該理解他們,即使爸爸媽媽說得不對,我也會好好和他們溝通……
對于同學們的變化,我也深受感動,我說,父母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應該多多體諒他們!看到他們的勞累,看到他們的縷縷銀絲,看到他們絲絲皺紋。我們就有一種責任,用自己的努力去回報他們。讓他們在勞碌中,在風雨中,在別人的冷眼與譏諷中,能感受到你帶給他們的那份欣慰,就是現在你們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班會在學生們的掌聲中結束了。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的心靈會受到觸動,在一次次的觸動中,他們會知道應該怎么做的!
感恩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基本要求。感恩之心是一個人幸福的源泉,一個心存感激的人,往往就是最快樂的人。在感恩的氛圍中,人們面對很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環境里,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事情從容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于律已寬以待人;在感恩的氣氛中,我們將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讓他們擁有一顆陽光的心靈、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和同學,從而與人與社會和諧相處。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教師的模范榜樣作用早已為人們所共識,要引導大學生學會感恩,教師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教育心得體會,感謝學生的配合和幫忙、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鄰里的互助和照顧……學生從老師日常生活的點滴言行中,最能夠學會知恩和感恩。
對學生的感恩教育任重而道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教育好的。這種教育不僅要滲透到各科的教學中,教師更需要有一雙慧眼、一顆有責任的心,抓住有利的契機,教會學生感恩,完善他們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