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開始前,巴西隊曾經希望憑借東道主的優勢,為自己的球衣上再添一顆星。沒人會想到,五星巴西以一場駭人聽聞的慘敗結束了世界杯的晉級之路。
當慘劇剛剛落幕,還來不及擦拭淚水的時候,巴西隊的球迷們便把主教練斯科拉里推上了風口浪尖,似乎萬般罪過都來自于這個曾為黃衫鑲上第五顆星的老人。
然而,人們不難發現,如今巴西足球的真實水平離第六顆星還差十萬八千里。
人才凋零 管理一團糟
縱然缺少了內馬爾,也缺少了隊長蒂亞戈·席爾瓦,但巴西隊與德國隊的實力差距也不會是6個球,東道主的壓力、早早丟球后的心態失衡是造成慘敗的主因。從實力上講,輸給德國也算心服口服,問題是巴西足球必須認識到自己人才凋零的問題。
自2002年世界杯奪冠以后,巴西足球的人才產出就陷入低谷。首當其沖的是中生代球員的墮落,上世紀80年代初出生的羅納爾迪尼奧、阿德里亞諾和卡卡是典型代表。
2006年世界杯的時候,有人拍到了肚滿腸肥的羅納爾迪尼奧與美女廝混,后來又爆出阿德里亞諾醉酒、吸毒、嫖宿。卡卡倒是個謙謙君子,但缺乏領袖氣質,轉會皇馬去給C羅打下手也讓其迷失自我,應該能夠接過羅納爾多和里瓦爾多班的中生代天才迅速墮落。
再往后看,80年代中期出生的羅比尼奧和迭戈如今正值當打之年,本應是巴西世界杯的核心力量,但發展都不如預期,難以承接巴西隊中前場華麗絢爛的大旗。
1989年出生的帕托、甘索曾經給人以希望,最后卻成了“玻璃人”和“病鴨子”。

無奈之下,巴西隊只能從內馬爾這批90后球員中選擇人才,可他們年紀尚淺,既無經驗也缺乏歷練,除了天之驕子內馬爾外,其他球員暫時還難以指望。
巴西足球的人才凋敝已經成為事實,過去羅馬里奧為落選國家隊痛哭的場景恐怕再也看不到了,埃爾伯、賈德爾、埃爾頓這樣的神射手都無法為國家隊效力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于是,才有弗雷德、若出征世界杯的情況發生。
巴西號稱足球王國,卻遭遇到人才枯竭。人們不禁要問,巴西足球到底怎么了?
可以說,巴西足球從來不缺少天才,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使天才轉化為巨星?
巴西聯賽的混亂眾所周知,球隊眾多、賽季漫長、規則朝令夕改。去年,弗魯米嫩塞隊降級后,隨即控告葡萄牙人隊違規使用球員,經過巴西體育法庭的仲裁,葡萄牙人被扣分降級,弗魯米嫩塞則保級成功。
在這樣混亂的聯賽里,沒有豪門,也沒有模范俱樂部,所有球隊都是“踢著玩”,主教練在球隊中的地位遠沒有歐洲俱樂部那么重要。山東魯能隊聘請了巴西教練庫卡,這位帶領米內羅競技隊獲得南美解放者杯的教練在中超泯然眾人,很多媒體記者翻出庫卡在巴西的經歷才發現,其訓練、戰術等都很隨意。
在巴西國內聯賽中,球隊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于球星的個人發揮以及球隊的凝聚力。巴西教練重技術重感情,偏偏輕戰術輕訓練,導致很多旅歐的天才球員在戰術紀律方面無法滿足歐洲教練的要求,再加上訓練偷懶,到了歐洲之后,一下子就成了棄兒。
迭戈就是典型的例子。迭戈在桑托斯時號稱天之驕子,其傳控技術非常出色,身體和速度也都不差,登陸歐洲后,在葡萄牙這種二流聯賽,還能憑借一己之力帶隊獲勝。到了德、意聯賽中,教練強調整體性和戰術紀律,迭戈就很不適應,先是被尤文圖斯掃地出門,而后和馬加特鬧僵被廢,如今已經29歲的迭戈只能重回馬競做替補,輾轉土耳其聯賽踢球養老。
另一方面,巴西國內的俱樂部成績過分依靠球星,造成對天才球員過分使用。巴西聯賽賽程漫長,比賽場次繁雜,球員每年的比賽數量也大大超過任何一個國家。這種情況下,那些天才年輕球員往往不堪重負,造就了甘索這樣年紀輕輕卻傷痕累累的“玻璃人”。
年少赴荒漠
巴西的球員輸出為世界第一,2002年就有700人左右,如今已經超過1500人,12年來翻了一倍。但是巴西的球員輸出卻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出國年齡太小,二是落腳的聯賽水平越來越低。
伴隨出口量增加的是巴西球員出國踢球的年齡越來越小。當年羅馬里奧去歐洲踢球時是22歲,里瓦爾多是24歲,貝貝托加盟拉科魯尼亞的時候更是28歲。羅納爾多出國時間早得多,不到18歲便加盟了埃因霍溫。

如今的巴西中生代球員大多不足20歲便出國踢球,迭戈從桑托斯加盟波爾圖的時候是19歲,阿德里亞諾登陸亞平寧的年齡也是19歲,羅比尼奧、卡卡和羅納爾迪尼奧稍好,21歲時才離開巴西,而帕托加盟米蘭時只有17歲。
從近些年巴西球員登陸歐洲的時間不難看出,離開巴西的年齡越早,成就越低。二十一二歲離開巴西是最適合的年齡,這時候球員的心智比十七八歲成熟,身體機能也逐步跟上,球場內外都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
內馬爾早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就被歐洲球隊相中,不過桑托斯始終沒有將他放走。雖然更多的原因是為了待價而沽,賣個好價錢,但客觀上確實有助于內馬爾自身的發展。如今仍顯瘦弱的內馬爾如果幾年前就面對兇悍的歐洲后衛,難保不重復帕托式的命運。
過去登陸歐洲,如果是比較成熟的球員,直接落戶西班牙、意大利聯賽,比如貝貝托、里瓦爾多。年齡稍小的希望之星則以法國、葡萄牙、荷蘭為踏板,比如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但是如今,年輕有為的巴西球員去往葡萄牙、荷蘭的越來越少,地中海以西的地區倒成了他們落腳的首選,以烏克蘭、俄羅斯、卡塔爾、沙特甚至中國為主。
巴西國青隊的穆里奇23歲離開巴西來到中超,如今已經是亞洲各國豪門爭奪的目標,不過,他沒有代表巴西隊出戰的記錄。他的同胞兼隊友埃爾克森來到恒大前就已經是巴西國腳,還被國際足聯評為國際足壇百大新星之一,但是埃爾克森22歲就從博塔弗戈轉會廣州恒大。
看到弗雷德和若的拙劣表現,中國球迷更是為埃爾克森鳴不平,而廣州富力的主教練、斯科拉里曾經的對手埃里克森則認為,埃爾克森至少比若的能力強,應該在巴西隊獲得一席之地。不過,這也不能怪斯科拉里,巴西球員遍天下,老帥不可能把目光投向“足球荒漠”亞洲,更不可能投向他曾經“詛咒”過的中國足球賽場。
更何況經過在中超聯賽和亞洲足壇兩年來的廝混,埃爾克森縱然水平上沒有下降,也很難有什么質的提升,他的實力基本上還停留在22歲入選巴西國家隊時的水平,本身就是邊緣國腳,也難說比好歹在英超法甲立足過的弗雷德和若強哪兒去。
埃爾克森的情況反映了巴西球員出口的尷尬。他們離開巴西國內俱樂部,遠赴中遠東賽場,在訓練水平低、戰術素養低、比賽質量低的環境下成長,到了二十五六歲才開始向歐洲主流聯賽靠攏,實際上已經錯過了最佳成長期。例如,曾經被認為羅納爾迪尼奧接班人的道格拉斯·科斯塔如今在頓涅茨克礦工隊的發展就陷入瓶頸,如果不離開冰天雪地的烏克蘭去歐洲主流聯賽謀求發展的話,很可能又是一個天才少年隕落的案例。
都是金錢惹的禍
為什么巴西球員出國的年齡越來越低,而落腳的聯賽水平卻越來越差?說到底,這還是巴西社會發展不均衡導致的。
巴西的貧富分化嚴重,一方面是足球經紀人越來越唯利是圖;另一方面,很多年輕球員賺錢養家更加迫切,二者可謂一拍即合。
足球經紀人的收入主要來自轉會運作,球員轉會次數越多,轉會費和薪金金額越高,經紀人越賺錢。經紀人早早便把有才華的年輕球員介紹到國外去,無形中增加了球員職業生涯中轉會的次數。

巴西的小球員也希望早點去掙大錢改變自己的生活,面對中遠東地區那些財富大亨們揮舞的支票,小球員及家庭幾乎無法抗拒,再加上經紀人的游說,是否影響職業前景已經變得不再重要,趁著年輕多賺點錢更為現實。
與此同時,受世界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西歐絕大部分俱樂部都開始縮減開支,他們在引進球員時不再一擲千金,而是希望盡可能物美價廉。這些俱樂部挑選球員的眼光變得超前,他們希望將一名球員在成為球星之前就挖過來,這樣可以縮減不少的轉會費,如果球隊運轉得好,待這名球員達到巔峰以后再賣出去,還能賺上一大筆錢。以卡卡為例,2003年米蘭從圣保羅將不滿21歲的卡卡帶到圣西羅球場,僅用了850萬歐元,而2009年卡卡離開米蘭時,米蘭從皇馬手中拿到了6400萬歐元的轉會費。
中西歐的足球水平領先世界,他們受經濟所迫減少投入之后,希望將巴西天才球員盡可能早地搞到手,這與巴西球員經紀人們的想法可不一樣。既然巴西球員都愿意年紀輕輕便離開祖國,那為什么不去一些轉會費和工資更高的地方呢?這才是經紀人心中的小九九。
畢竟,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不但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且還在飛速地增長財富,比如前蘇聯的能源大亨們,比如西亞的石油王子們,再比如中國的壟斷企業們。
西歐球隊給不了那么高的轉會費和工資,短時間內可能也給不了穩固的主力位置,不如趁著年輕先去東歐、西亞和中國,拿著高額的轉會費和薪水,等球技成熟以后再去西歐聯賽謀個位置。
在埃爾克森轉會廣州恒大之前,意甲的尤文圖斯求購過他,不過經紀人最終幫他選擇了恒大。恒大方面稱埃爾克森的轉會費是570萬歐元,巴西媒體報道是650萬歐元,雖然數字有出入,比尤文圖斯開出的500萬歐元超出一大塊卻是不爭的事實。更何況恒大還給埃爾克森提供了200萬歐元的年薪,這是尤文圖斯不可能做到的,尤文圖斯隊中意大利國腳前鋒喬文科的年薪也才200萬歐元。
巴西的足球經紀人也需要反思,他們的唯利是圖,其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足球王國確實可以有十個、二十個甚至更多的埃爾克森,但是經不起他們一個個把足球生涯最寶貴的成長期貢獻給足球荒漠地區。對經紀人來說,廣州恒大今天確實比尤文圖斯多給了幾百萬歐元的轉會費和工資,但是卻影響了埃爾克森們的下一步發展。試想一下,如果埃爾克森能夠代表巴西隊出征世界杯,那么世界杯后他的身價何止600萬歐元,工資何止200萬歐元呢?就算埃爾克森在歐洲無法發展到羅納爾多的級別,哪怕達到當年貝貝托的地步,經紀人賺的錢也絕不會比從恒大轉手以后再去西亞球隊這種方式還少。
西歐球隊想從巴西挖到卡卡、帕托那樣的天才少年越來越難了,于是,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巴西的鄰居們,比如烏拉圭、哥倫比亞、智利、厄瓜多爾。這些國家的年輕球員價格比巴西小球員便宜不少,而實力相差并不大,再經過西歐高水平聯賽的打磨,未來發展潛力不一定輸給那些巴西孩子。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烏拉圭的蘇亞雷斯、卡瓦尼,哥倫比亞的法爾考、詹姆斯·羅德里格斯,智利的桑切斯、比達爾,這些人加盟歐洲聯賽的時候都不到20歲,他們有的從五大聯賽中下游球隊起步,有的從葡萄牙、荷蘭聯賽的強隊開始發展,如今都在歐洲豪門效力,成為世界一流球員,他們的發展情況比帕托、埃爾克森、威廉等巴西天才少年們更好。
1比7被淘汰,對于巴西足球來說無異于7級地震,這樣的慘敗將很多問題暴露出來。未來的巴西足球肯定還是世界足壇的重要力量,但何時能夠拿到夢寐以求的第六冠,則要看巴西足球從今以后是否會有所改變。上至足協、國家隊,下到俱樂部、經紀人,包括小球員的親朋,能否放棄眼前的利益,打通巴西天才球員出國發展的道路,幫助他們解決發展瓶頸,是巴西隊能否重新具備爭冠能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