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在全球四大時裝周之一的紐約時裝周中,“胖妞專屬品牌”卡比利亞(Cabiria)展示了一場劃時代的時裝秀。時尚設計主要為纖瘦的女性服務,而卡比利亞的目標客戶群是穿美碼12碼以上服裝的女性。當體重超過80公斤的模特穿著卡比利亞的產品走上T臺,昂揚的風姿立刻贏得了全美的喝彩。這是紐約時裝周首次展出加大碼女裝。
最近幾年,人們對體重與外貌的看法發生了變化。在胖人居多的美國,人們開始以積極的態度看待肥胖。胖妞們被冠以“曲線美人”、“大只女”等名號,各大服裝品牌紛紛開始銷售大碼服裝。
尺碼超標的美國
美國服裝的標準尺碼為2到12碼,加大碼服裝多為14到32碼。14碼服裝的胸圍為100厘米,腰圍85厘米,臀圍105厘米;32碼的三圍分別是150厘米、130厘米和150厘米。根據英敏特市場調查公司在2008年公布的調查結果,美國女性的平均體重為75公斤,平均穿衣尺碼為14碼,穿加大碼服裝的人占64%。因此,過去被無視的胖女人們已成為時裝業的最大顧客群,而加大碼服裝僅占美國服裝市場產出比值的15%,任誰都能看出美國存在著巨大的市場。
盡管消費者對大碼服裝的需求不斷增加,服裝界卻不愿改變側重時尚的產品線。話雖如此,胖人的增多還是給許多廠家帶來了不小的社會壓力。從前絕大多數品牌只在網店銷售大碼服裝,而如今各大品牌陸續加入了大碼市場的競爭行列。
大碼服裝不易做
長期以來,服裝界之所以對胖女人敬而遠之,是因為她們獨特的購物模式。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胖女人很少買衣服。女人總希望變得更苗條,處于肥胖狀態時,她們不想在衣物上投資。市場上的加大碼服裝種類稀少,再加上在意店員等人的目光,肥胖女性不愿意去購物,廠家也就更加不會為這一顧客群生產服裝。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不少人認為只需將標準碼服裝改大些,就能作為加大碼服裝銷售,然而事情卻絕非這樣簡單。許多廠家之所以躊躇不前,正是因為大碼服裝制作不易。
只需將標準碼服裝稍稍改瘦或改肥,就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可是加大碼顧客群的體重嚴重超標,身材與普通人有著相當大的不同,例如臀部堆積大量脂肪、胸圍過大、腹部明顯突出。舉個例子,某廠家打算生產16碼的服裝,卻難以判斷應該把怎樣的身材作為設計依據,這一難題解決與否直接影響到銷售額。此外,制作大碼紙樣的材料費也比標準碼服裝高。
2013年,人氣運動品牌“露露檸檬”歧視肥胖顧客的行為被其前職員揭發。據說該品牌的最大產品為12碼,店里卻只擺放小碼服裝,10碼以上的衣服全都堆在倉庫里。“露露檸檬”官方聲稱那并不是歧視肥胖顧客的舉動,而是為了壓縮目標客戶群,不得已而為之的營銷策略。實際上,由于成本過高,“露露檸檬”當前根本無力開拓加大碼市場,而其承受的社會壓力還在不斷增加。
猛烈抨擊瘦子
在美國有這樣一條定論:胖人成不了總統。此前有媒體嚴肅報道,新澤西州的大塊頭州長正在為競選總統候選人而認真減肥。不論男女,瘦都是社會地位的象征。
如今這一點正在發生改變。
2013年6月,在針對加大碼女性進行的輿論調查中,61%的人表示“與5年前相比,我對自己的身材更有自信了”,三成參與者回答“我想維持現在的身材”,五成參與者認為“與5年前相比,我學會了享受時尚的樂趣”。網上的大碼服裝時尚博客聚集了超高人氣,人們可以通過網購買到加大服裝,相關信息量與可選擇的服裝種類均有了飛躍性的增長。
從前躲在陰影里的肥胖者走了出來,開始猛烈抨擊瘦人。在社交網站上,一有人貼出骨感模特的照片,其他人就會群起而攻之:“這人有厭食癥吧”,“不健康”,“真正的女人應該更豐滿些”,“她晚上吃了飯肯定會催吐”。
不錯,現在的人氣時裝模特的確是過于消瘦了,但也不能認為肥胖就是健康。美國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新一輪尺碼戰爭打響了。未來的服裝標準碼會變成什么樣呢?
[譯自日本商務通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