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足球世界杯在地球的另一面—有 “足球王國”之稱的巴西—火熱上演了,從常理上講,桑巴之鄉的紅男綠女們應是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熱火朝天……可從電視報道、紙媒文字上看,巴西人民似乎沒有呈現出迎接盛大節日的超級熱情。這表現,和我們心中一向熱情奔放的桑巴男女差老遠。
從4年前得到世界杯舉辦權時的舉國狂歡,到今天賽事開鑼、群雄逐鹿時的冷靜平和,端的是冰火兩重天—盛事過后,反對者認為舉辦世界杯足球賽并沒有給巴西老百姓帶來預料中的那么多好處。今年,12座賽事場館建設投入由4年前預算的46億雷亞爾飆漲到了80多億,為建設場館而被拆遷的居民得到的補償也很低,場館建設過程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還有腐敗官員趁機撈錢,最沮喪的是世界杯辦到了家門口,很多老百姓卻因囊中羞澀,買不起看球的門票!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當然最興奮的是我們國家的那些超級足球粉絲,人家那邊廂13日才舉行開幕式,我們這邊廂12日就開了鍋。電視臺當起了義務宣傳員,紙媒也不甘心示弱,“特刊”、“特別報道”連篇累牘,南美的大咖歐洲的球星,如數家珍;QQ、微信之類的新媒體也不遑多讓,長的段子、短的“爆料”層出不窮,時不時還拿國足涮上一番。不管是真球迷還是偽球迷,觀球、侃球、猜球煞有介事。有邀朋喚伴酒吧觀球“眾樂樂”,有三更起床蹲守直播“獨樂樂”。最有趣的是其中衍生的“幽默文學”—“世界杯期間老婆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世界杯期間給老婆的一封信”、“偽球迷和老板的請假對話”,似乎世界杯期間,“悠悠萬事,唯球唯大”。
但是,世界杯辦了20屆,中國國足才去“打了一回醬油”,十足是“他們的世界杯”。卻還如此經久地 “熱情”。有權威抽樣調查顯示,目前,國人“熱愛”世界杯的選項中,“猜比分贏足彩”的排第一,“看足球”的居其次,“侃足球”的列第三,“踢足球”和“足球場地”殿后。“熱情”的背后或許只是“湊熱鬧”的“看客”。不過,看那些為西班牙隊慘遭淘汰而痛哭流涕、為巴西隊進球而手舞足蹈、為德國隊連勝而舉杯相慶的球迷的癡狂模樣,其中是不是還蘊積了一種尋求“補償”的情愫?自己的足球給不了心理慰藉,找一個替代品也是一種滿足?
桑巴民族對世界杯逐漸降溫的態度,表明他們回歸了理性:世界杯不過是一場短暫的游戲,承載不了那么多功利,過好庸常的生活才是最現實的。而“最熱情的看客”背后其實更多的是“虛火”,畢竟真正觸動中國球迷的心的是難以破冰的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