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娛樂圈真亂。繼導演張元戒毒復吸被抓后,知名編劇、作家、《非誠勿擾》嘉賓主持寧財神也在6月24日因吸毒被抓,他同時加入了長長的一串吸毒明星名單:李代沫、滿文軍、酒井法子、孫興、蘇永康、蕭淑慎……
如今,明星不再僅僅是藝術的追尋者,更像是“造星運動”的前臺一員和“明星生產線”上的終端產品。選秀活動、“夢工廠”、宣傳造勢、產業化的明星包裝……明星失去了眾人矚目、引領風氣、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的特點,反而屢屢經歷的是璀璨一時繼而長久暗淡的人生跌宕。最終被滿足的是民眾追求新鮮刺激的求變心態,最終勝利的也是演藝圈和明星產業本身,而不是一個個看似光鮮實際“微不足道”的明星個人。
一些明星吸毒的理由跟這種快節奏的審美、行業變化息息相關。一是全面包裝和鋪天蓋地的宣傳讓他們無所遁形、壓力難解,一旦有負面消息便天下皆知;二是一些追星族對明星的寄望有時過高,“被當成神”并不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三是對明星的過度消費,讓他們常常超負荷地連軸轉,于是才有用毒品來“排解壓力”、“提神”之說;四是一些明星認為毒品能“減肥”,不惜以此迎合目前對纖瘦外表的追捧。
心理空虛也是不能忽視的原因。一個是當紅明星面對飛來載譽無法理性面對,“飄然”吸毒,自毀前程,另一種是過氣明星難以正確面對事業低谷,心情郁悶而走上歧路,蘇永康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藝術界好像還流行一種說法:毒品能激發靈感,藝術家吸毒比較常見。這種錯誤的觀點助長了演藝圈的自我放縱,它忽略了一個基本前提:藝術的評價標準不是“技藝”,而應是它所蘊含和傳遞的精神。罌粟花長得并不丑陋,人們的厭惡來自于它的毀人。
另一個更可怕的明星吸毒理由是:交際需要。要混進“圈”里,必須能“吸兩口”,否則很難融入—就像當官也得會喝酒一樣。若真是風氣如此,也就確實該“整風”了。 (戴玉)
6月27日,上海陸家嘴的空中餐廳開始營業??梢苑?2名顧客的餐桌被一輛巨大的吊車牽引到50米高空,所有的食客都必須通過保險帶牢牢捆綁在椅子上,細碎的小物件也被要求暫時寄放在地面。為保證餐具即使掉落也不會傷到旁人,吊車、餐桌區域被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