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5月24日
在5月份的一場緊張談判中,中俄簽署了一項龐大的天然氣協議。普京稱這項協議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史上最大一筆交易。但其真正價值卻是協議背后的地緣政治。在經過了為期10年的討價還價后,兩國在這個當口達成協議并不出人意表。它將有助于克里姆林宮減少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到歐洲的依賴,并且還能證明普京總統在竭力抗擊因烏克蘭問題而受到西方制裁的同時,依然擁有盟友。俄羅斯和中國曾經因為美國的關系而變得日益緊張。如今,兩國的聯手是不是等同于反美聯盟的復活?
普京曾對中國媒體說過很多恭維中國的話,而習近平上任時也把俄羅斯定為第一個出訪的國家。兩國的商貿往來也日益增多,2013年的雙邊貿易額為900億美元。雙方也寄望到2020年雙邊貿易額翻一番。而且,兩國在地緣政治方面也達成共識。無論是在克里米亞、制裁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和伊朗核問題上,中國都默認了俄羅斯的立場。
但是,西方不必為此感到恐慌。盡管俄羅斯和中國已經采取了以上這些行動,但兩國仍有許多原則的分歧,中國的全球實力日益增長,而俄羅斯卻因為腐敗問題而導致經濟走下坡路,發揮不了能源優勢,但克里姆林宮不愿意承認這一點讓中方很為之煩惱。再之,為了各自的市場,他們都還需要美國。
《外交政策》6月號
老舍的名著《四世同堂》描寫了當時的一個龐大、多代、團結的典型中國大家庭,但現在這個形象正迅速成為古董。據官方首次公開的關于中國家庭結構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家庭變得平均年齡更大、孤立性更強、子女更少。在上世紀50年代以前,中國每個家庭有5.3人以上。但這個數字到1990年縮減到3.96人,到2012年減到3.02人。自2000年以來,出生率下降已不再是家庭規模縮小的唯一推動力—還有人口流動和社會道德觀念的變化。幾千年來,中國老年人都與子女和孫輩同住,但現在這個習俗也在迅速地改變。80%的中國家庭表示,他們為贍養老年親屬感到發愁。
《大西洋月刊》5月號
僅僅80多年,泰國就經歷了12場政變。但目前在全球,政變數量呈急劇減少之勢,這卻是廣泛的趨勢。盡管最近在埃及、馬里和泰國這樣的國家,軍方接管了政權,但是政變遠沒有在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初那么司空見慣。分析專家將原因歸咎于三點:一是冷戰的結束。像美國和蘇聯停止了對其他國家政變的支持,它們以往這樣做只是將其視為互相對抗的一部分;二是國際社會對軍方接管政權的摒棄,特別是隨著民主作為合法的執政形式越來越深入人心時,政變因為不“民主”而廣受譴責;三是全球化,畢竟全球化對政變策劃者產生了懲戒性的影響。
《時代》6月2日
5月16日,印度人民黨徹底贏得全國選舉,而長期在印度西部繁榮的古吉拉特邦擔任首席部長的納倫德拉·莫迪將成為印度第14位總理,從而完成從出身貧寒到高居全國政壇首席職位的“華麗轉身”。莫迪沒有做出什么讓人難以企及的豐功偉績,人們對他的評判將依據于他恢復經濟的能力,他也一再表示這將會是重中之重。在對外關系方面,這位新總理雖然對北京的評價有些直言不諱,但并不會持續地對抗中國,畢竟印度需要中國的幫助。而美國不僅是其貿易伙伴,也互為兩方“制衡中國”的砝碼。總而言之,對于莫迪來說,治理印度的布局才剛剛開始。
《天下》5月28日
《天下》的“兩岸三地1000大企業調查”,今年擴大納入美國掛牌企業,這是解讀華人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一環。調查發現,臺灣地區企業入榜數持續衰退,已面臨競爭力瓶頸。而中國大陸網絡巨頭營收獲利都有最亮眼的表現。據統計,光2013年就有110家中國大陸企業赴海外上市,而除了香港這個主力市場外,美國已經是重量級中資企業的首選掛牌地(約占7%)。攤開名單,一個顯著的特點,中國大陸網商都喜歡爭相扎堆赴美上市,包括純網商企業京東、唯品會、當當網,門戶網站百度、網易、搜狐,旅游龍頭攜程網。阿里巴巴也將轉到美國掛牌,且締造史上最大籌資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