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五角大樓高官5月28日證實,美軍已經啟動選址工作,意欲盡快在韓國部署一套高級反導系統。這位官員還表示,美日韓三國將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間隙舉行防長會議,討論朝鮮威脅,暗示在韓國部署反導系統將成為一項議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8日表示,中方認為在這一地區部署反導系統不利于地區穩定和戰略平衡。韓國國防部對部署反導系統一事表示否認。
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月29日宣布,已與朝鮮就重新全面調查綁架受害者情況達成了一致。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稱,在朝鮮啟動重新調查時,日本將解除限制人員往來等部分對朝單獨制裁措施,還將在適當時期探討對朝鮮實施人道援助。朝中社稱,5月26日至28日,朝日兩國代表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就解決綁架案、實現邦交正常化舉行了談判。

5月29日,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三國總統簽署了《歐亞經濟聯盟條約》,由此建立了一個大型貿易區。該條約經過上述三國議會批準后,將于明年1月1日生效。俄媒稱,歐亞經濟聯盟的成立將使其成員國邁向更高層次的一體化水平。三國將承擔確保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動力自由流動的義務,在能源、工業、農業和運輸四個重要經濟部門,實施協商一致政策。

5月30日,第13屆香格里拉亞洲安全會議在新加坡開幕,多國國防部長與相關高級官員參會。中方出席會議的是由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率領的代表團。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烏克蘭終于解決了長達數月的國家元首“合法性”問題。在5月25日的大選中,總統候選人波羅申科在第一輪選舉中即以較大優勢勝出。烏克蘭有了新總統,但面臨的依然是老問題。大選結束后第二天,烏政府軍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發起了強大的軍事攻勢,造成數十人傷亡。波羅申科本人在打擊親俄武裝上也態度強硬,他在勝選后公開表示要“消滅叛軍”。俄外長拉夫羅夫28日稱“有必要采取緊急措施避免流血沖突”,指責烏軍事行動“毫無理由”。29日,俄表示將向烏東部居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雖然波羅申科在加入北約和歐盟問題上態度明確,但無論是北約還是歐盟,都不太可能接納一個分裂和動蕩的烏克蘭。對于波羅申科來說,最為緊迫的任務是處理東南部的亂局。在這個問題上,俄羅斯的配合不可或缺。事實上俄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已明確表示,只要烏當局停止軍事行動,俄愿意“居中調停”。波羅申科對親俄武裝的強硬或許是為了向西方“表忠心”,也或許是為了提高與俄談判的籌碼。但這種強硬很可能不會持續太久。波羅申科依靠俄羅斯市場積累起個人財富,目前他旗下公司的業務以及投資大多與俄羅斯或獨聯體國家有關。
冷戰結束以來,俄羅斯在經濟制裁獨聯體國家上從不手軟,烏克蘭正是被制裁最多的對象之一。如果波羅申科觸碰了普京的紅線,難保不遭受俄羅斯的“定向制裁”。歐洲金融機構預計,烏克蘭今年的經濟將下滑7%。東部動蕩地區也是烏克蘭工業重鎮,即使平定了局勢,如何重振經濟也是不小的難題。歐盟開出的170億美元的金融援助“并不可口”,附加條件是財稅和福利體系改革,這對于能否穩定大局都還存變數的波羅申科來說無疑充滿了風險。“親俄”的亞努科維奇當選后首訪地是布魯塞爾,“親西方”的波羅申科把鄰國波蘭定為首訪對象。首訪對象的微妙變化,體現了烏克蘭政治領導人在東西方平衡外交中的回旋空間正在縮小。 (雷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