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醫生的醫改不會成功
● 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
大醫院檢查多、處方多、價格貴;就診排隊長、看病短、交流少,醫患間易紛爭。國際上,醫生靠技術吃飯,而國內醫生靠賣藥、用設備等來生存,醫生勞動價值在就醫費用里沒能體現,是造成醫患矛盾的內在癥結。與其批評醫德缺失,不如多反思醫院體制的功利性。醫改不應用抓經濟的思路,而要尊重生命。
醫患關系緊張,受害的還是患者
● 黃潔夫(中央保健辦副主任)
一個好醫生,敢冒風險,1%的可能性也要挽救病人的生命,把救死扶傷放在第一位。可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醫生要自保,現在很多外科醫生跟以前不同,稍有些風險,就讓病人家屬選擇做還是不做(手術)。醫患關系緊張,醫生和患者都是受害者,可受害更多的還是患者。
迷信抗生素,認為不打吊針就虧了
● 廖新波(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
我覺得輸液的病人越來越多根源有三點:1能力。基層醫生對抗生素使用規范確實真的不懂,一來就2-3種聯合用藥;2政策。政策補償不足,通過“增加”醫療服務來彌補;3迷信抗生素。患者總認為不打吊針就虧了,病就延長了,甚至抱怨醫生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