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博文小檔案:
第8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第24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揚州市第2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提名獎、揚州教育十大新聞人物、揚州市少年科學院副院長……這僅僅是揚州市竹西中學九(11)班學生胡博文所獲得的部分科技創新榮譽。15歲的他,科技創新之路才剛剛起步……
“無心”走上創新路
胡博文走上科技創新路,完全出于偶然。2009年秋學期開學,揚州市育才實驗學校五年級的科學老師李冬梅,要求每一位學生交一份科技創新作品,參加當年的江蘇省科技創新大賽?!爱敃r覺得很茫然,不知道什么叫‘科技創新’,因為沒有任何課本、參考書可以參照?!焙┪恼f,“后來,李老師舉例說,像在雨披上裝個夾子不讓其飄起來,或將藥膏蓋子中間設計成尖尖角等,就是創新。我就琢磨,那把生活中已有的東西加以改進,不就可以了嗎?我想起夾核桃時,核桃碎屑會四處飛濺,就想研制一個‘防飛濺核桃鉗’。”
思路有了,怎么實現呢?胡博文在網上搜索了一番,毫無線索!“我決定出去轉轉,看看能否找到防止器物飛濺的辦法,將其運用到我的裝置上?!焙┪恼f。一天,他經過一處拆遷工地,看到工人們在建筑物外罩了一層安全網,拆遷產生的一些磚瓦碎片等,都被安全網兜住了。罩子?胡博文頓時產生了靈感?;丶液?,他立刻拿出核桃鉗,動手改裝:卸螺絲、裝布罩、試夾,效果不錯!隨后,他又花了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對裝置進行了改進,使其更便于實際操控。
“防飛濺核桃鉗”被學校選中推薦參賽,經過層層評選,于2010年被評為第21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工程學項目三等獎?!拔耶敵跸?,拿個市級獎應該沒什么問題,獲省級獎倒真沒有想過。”胡博文笑著說。
“有心”探究收獲豐
第一次科技創新的作品就獲獎,讓胡博文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潛力,加之對此也挺感興趣,他的創新之路,從“無心”走向了“有心”。
胡博文的家是平房,每到夏天,如果不開空調就酷熱難耐。學了植物學等知識后,他就琢磨:能否在屋頂種植植物,既給屋內降溫,又起到綠化效果呢?征得了家人同意,他在自家屋頂上種起了南瓜。實踐證明效果不錯。后來,他將這一經歷梳理加工,寫成了《南瓜用于屋頂綠化的隔熱效果及可行性研究》一文,獲得了第23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
七年級的地理課講到“大陸漂移”時,老師展示的PPT動畫出了問題,只能在黑板上繪圖講解,費時不說,既不準確,也不美觀。胡博文經過細心研究,反復實踐,研制出了“大陸漂移演示板”,只要拉動演示板后的螺絲,各個大陸板塊就可以在演示板上自由移動,輕巧直觀,非常實用。該作品榮獲了揚州市首屆初中地理科技作品創新大賽發明創造獎優秀作品一等獎。
胡博文還曾寫過一篇《蠶寶寶一繭雙蛹現象初探》的小論文,記錄了自己養蠶時看到的一個奇妙現象:兩條蠶寶寶跑到了一個繭里!最終,兩條蠶都沒有羽化?!斑@不是老師硬性規定的任務,完全是因為這個現象太有趣了?!焙┪恼f,“我只是如實記錄了我看到的以及我的思考,很多疑問都沒有解決?!辈痪茫袊r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的專家到學校給同學們作講座,在互動環節,胡博文向專家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皩<业慕忉屛覜]有完全聽懂,只消除了部分疑惑,但自己觀察、思考,再努力想辦法解決疑惑,這一過程讓我感到很充實。”胡博文說。
……
在這樣的“有心”探究中,胡博文收獲了一個又一個成果,頻頻獲獎之外,他的“防下水道堵塞裝置”“香薰手套干燥機”“多用途警示折疊傘”等作品先后獲得了國家專利,有的還引起了有關企業的關注?!昂嫌幸患移髽I曾想購買‘防飛濺核桃鉗’這一專利,不過沒能實現。原因我不知道,這也急不得。但我還是希望自己的發明能轉化為產品,供人們使用。”胡博文一臉憧憬地說。
“齊心”共造好氛圍
客觀地說,胡博文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取得的這些成績,離不開家人的鼓勵和學校的支持。
胡博文的爸爸是一位普通工人,對兒子搞發明創造十分支持。胡博文研制“香薰手套干燥機”,爸爸花了一天的時間,陪他到商場選購器材,給他買最好的材料;胡博文在屋頂種南瓜,爸爸一趟趟地幫他往屋頂運土……“爸爸總是放手讓我去做,不會包辦我所有的事。遇到問題,我也是自己思考,自己查閱資料,想辦法。他只會在我確實力所不能及時,幫我一把。爸爸為我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環境?!焙┪恼f。
不論是育才實驗學校,還是胡博文現在就讀的竹西中學,也都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他更多地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中去。
2012年11月,第7屆國際發明展覽會在昆山舉行,劉敏老師和胡博文帶著“防下水道堵塞裝置”參加了展覽。作品贏得了不錯的評價,一位馬來西亞參展代表說,它很有價值,是在向低碳邁進,但要真正投入生產,還需要改進?!皡⒄拐呋径际谴笃髽I和科研院所的代表,中小學生的參展作品寥寥無幾,我應該是年齡最小的參展者。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心里很開心?!焙┪恼f?!胺老滤蓝氯b置”獲得了展覽會銅獎。
在竹西中學,胡博文也經常被要求給學弟學妹們講述自己的科技創新故事。“胡博文喜歡問問題,愛動手,敢于主動嘗試,我們讓他給低年級學生講故事,是想以他為榜樣,帶動更多學生參與到科技創新中來?!眲⒚粽f。
寬松的環境,寬廣的舞臺,胡博文在其中盡情揮灑才華。
在實踐中,胡博文總結出了對“科技創新”的認識:“科技創新并不難,把生活中現有的東西加以改進,使其更符合生活需要,就產生了新的作品?!薄安慌孪氩坏剑团聸]發現。不怕做不好,就怕沒毅力。”“最重要的不在于這個東西長什么樣,而在于它能做什么?!?/p>
如今,上初三的胡博文也感受到了學業的壓力,但他依舊在琢磨:刷牙時,牙膏沫會順著牙刷滴下來,怎樣做到防滴漏,又使牙刷容易清洗呢?可不可以把手電筒和手表巧妙結合,給人們帶來更多便利?能不能讓行駛中的自行車發電呢?……
談到未來,胡博文說:“如果能順著這條路走下去最好;如果選擇了其他專業,就把這當作一生的愛好吧?!?/p>
采訪后記:胡博文是一個陽光的小男孩,有禮貌,也很健談。他告訴記者,自己愛看《名偵探柯南》《探索·發現》以及科普類圖書,因為這給了他很多創新的靈感。同時,胡博文也是一個真誠的小男孩。他說,在昆山參展時,因為英語對話不是很流利,自己感到很“沒有面子”;因為沒能在學校創立一個科技創新社團,感到很遺憾;而且他很疑惑為什么很多同齡人缺乏科技創新的熱情。
的確,科技創新需要天賦,需要機遇,需要氛圍,但更需要陽光的心態、主動探究的勇氣和堅持不懈的信念。“不怕想不到,就怕沒發現。不怕做不好,就怕沒毅力?!弊T负┪脑诳萍紕撔碌牡缆飞喜粩嗳〉眯鲁煽?;也祝愿親愛的小讀者們,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屬于自己的“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