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國數學科普大師馬丁·加德納曾提及的一則趣聞軼事. 其中主人公“馬大哈”粗中有細的做法,令人拍案稱奇.
據說,“馬大哈”是美國某州的一個百萬富翁,不知是財大氣粗,還是個性粗獷,反正做事夠糊涂. 說他糊涂并不夸張,因為這個老頭總粗枝大葉,而且特別健忘,由此產生糗事有一籮筐,熟悉他的親友隨口都能說出幾件,所以人送外號“馬大哈”倒恰如其分. 但必須說明的是,老頭有錢、有智商,神志清醒、思維靈活,大大咧咧純粹是個性使然.
于是,許多人對他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細節產生疑惑:“馬大哈”的巨額財富都存在銀行,因為便利的信用卡對于丟三落四的他成為“累贅”, 所以日常生活中的消費開銷都靠就地取款. 而取款必須用到密碼,在美國銀行規定密碼是十位數,如此長的一串抽象數字要牢記,對一般人來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以健忘著稱的“馬大哈”.
按大家想象,“馬大哈”肯定少不了忘記密碼的尷尬. 可出人意料的是,“馬大哈”從來沒有為此煩神和奔波. 如果你認為他把密碼記在某個隱秘的地方,或為密碼下過苦功,老頭一定會不屑并得意地咧嘴壞笑:“小事一樁,老夫自有妙招!”事實也的確如此,“馬大哈”根本沒記憶或記錄過密碼. 每次取款時,他在柜臺隨手拿來一張便箋,在上面寫寫畫畫后就得出密碼. 當然,他還記得點煙時把便條焚毀.
大家越是納悶,“馬大哈”愈加自得,因為其中“奧秘”只有自己心知肚明. 原來,他就采用了0~9這十個自然數,只是把排列順序稍稍變化了下,為8549176320. 你會說:“這個十位數沒什么排列規律,還是很難記呀!”表面是這樣,可“馬大哈”早就作了簡化處理:先把0~9對應的英語單詞Zero、One、Two、Three、Four……Nine列出,再按26個英文字母的先后順序(A…E、F、G…X、Y、Z)對數詞重新排列,如果首個字母相同,就按第二個字母先后順序排列,顯然有Eight(8),Five(5),Four(4),Nine(9),One(1),Seven(7),Six(6),Three(3),Two(2),Zero(0).
這樣,十位數密碼經過排序后自然還原,堪稱立等可取. 如此簡易明了的方法,就連我們的小學生也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輕松掌握. 由此看來,數字若與某些特殊事物或自然順序發生關聯,就會令人印象深刻甚至終生不忘喲!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職業大學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