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國內第一批視頻網站創業者,風行網CEO羅江春主張明確,他反對天價版權、反對一味搶獨播、不看好UGC、不看好網絡自制......在風行網運行的九年時間里,他抓住了兩件“最重要的事”:技術創業;與SMG百視通“臺網融合”。
過去的兩年,SMG旗下百視通先后完成了對風行網的注資和控股,百視通牽手風行網成為國內第一例也是至今為止唯一的一例傳統電視臺和互聯網視頻的資本聯姻案。這種“臺網融合”被羅江春視為風行網能夠在近幾年競爭激烈的互聯網視頻領域中保有競爭力的法寶,也是可預見到的未來互聯網視頻企業唯一的出路。
近期,湖南衛視停止向互聯網視頻網站“供血”,芒果傳媒旗下芒果TV網絡獨播湖南衛視《花兒與少年》,消息傳來,羅江春深以為然。
近日羅江春在北京海淀區知春路——風行網公司所在地約見了記者。盡管“放任”員工隨意穿著,但羅的亮相非常正式,白衣黑褲,胸前的工作牌齊整,說起話來邏輯嚴密,滴水不漏。
篤定“臺網融合”
2005年9月,風行網成立,有著多年外企技術和銷售工作經驗的羅江春擔任CEO。他為風行網設計的“影視商圈”商業模式不僅維持了風行網早期的運營,并且帶來了不菲的收入。僅2011年,風行網就有1.5億營收。盡管當時的優酷、土豆、搜狐等視頻網站勢頭迅猛,但風行網走出了一條迥異于各家的道路,羅江春說過:“走電商和游戲聯合運營,風行網是視頻界的老大?!?/p>
然而,創業之初,羅江春其實一直困惑于互聯網視頻最終的方向,“視頻這個行業在互聯網上用的是電視臺的模式,我們就開始思考互聯網和電視是什么關系,有些同行自信互聯網顛覆電視或者是消滅電視,我們得到的結論不太一樣,認為兩者是融合的關系?!?/p>
下這個結論前,羅江春對中外互聯網視頻行業做了仔細分析。一般的互聯網行業如果把產品、技術、用戶、收入四個問題都解決掉,就會活得很好,但互聯網視頻行業則多了內容和營銷兩個問題,并且到今天為止,各家都沒有把這兩個問題解決好。
“互聯網生意獲取用戶的成本比較低,但視頻行業成本很高,要留住用戶,需要花重金買內容。現在,大家砸錢買獨家劇、重金買大電影或者是動漫、引進海外劇、做UGC,目的都是解決內容的問題?!钡缜霸诮邮苊襟w采訪時,羅江春已明確反對高價購買內容的模式,他認為,在視頻行業中,低成本運作是生存法寶。他還認為,視頻網站只做搬運工而不能原創是個硬傷。
營銷方面,各家也需要樹立自己的媒體屬性。“所謂媒體,需要有自己的定位和獨特視角,但是,互聯網視頻公司沒有一家真正具備很強的傳媒特性,大家的媒體根基都很淺,跟平媒、電視臺和報紙差得很遠,甚至不如騰訊、搜狐、新浪這些門戶?!?/p>
正因為多了內容和營銷兩大問題,羅江春一直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互聯網視頻并不是一個特別純粹的互聯網生意,而是介于傳媒與互聯網之間,是一檔基于互聯網的傳媒生意。
風行網如何建立媒介基因?如何擁有強大的內容制作團隊和不間斷的內容來源?從2009年,羅江春開始與SMG這家中國第二大的傳媒集團接觸,最終在2012年,SMG旗下百視通作為戰略投資人入股并在2013年8月控股風行網。
彼時,中國的互聯網視頻在內容上正掙扎于高價版權戰,在模式上或一味購買正版內容,或依托網友力量打造中國的Youtube。風行網沒有參與其中,而是篤定了一條叫做“臺網融合”的道路。
融合,有足夠的耐心
百視通,一家有著國資背景的上市公司,風行網,一家有著海外架構的互聯網公司,兩家公司能夠資本牽手,在國內外尚屬首例。這會發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
羅江春認為,未來電視臺跟新媒體、互聯網是完全融合的狀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造勢”,他舉了一個例子:電視的節目直播就像空軍的高空轟炸,瞬間引爆熱度;節目到了互聯網上,則是精耕細作,將電視臺不能播出的節目信息掰開揉碎。他認為,臺網融合改變最多的是內容,未來的節目策劃還需要互聯網導演負責大數據支撐,“因為互聯網可以知道一個節目播出時的所有狀況,比如用戶在幾點幾分最容易退出,幾點幾分用戶反復觀看,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優化下一期的節目,甚至可以幫助他們認識互聯網用戶的視角是什么樣的。”當然,觀眾體會不到節目是這么做出來的,他們只能看到一個最終的結果,那就是“節目越來越好看”。
近兩年,視頻行業并購潮起、風起云涌,風行網的“臺網融合”在行業巨大事件和一波又一波浪潮中顯得緩慢甚至缺乏存在感。但羅江春認為,太快或者太炫耀都會出問題,這點視頻行業已有失敗的案例。企業在融合的過程中要面對諸多問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的融合。電視臺的人天馬行空、創意非常多,而技術基因的風行網有邏輯和理性,兩種思維模式的人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學習,進而才能互相融合。當人融合之后,才能做出真正融合在一起的產品或節目。
兩年的融合,風行已不知不覺產生一些變化,比如對電視臺和視頻的理解、對文化產業的理解以及公司接下來的戰略布局上,都有了更清楚的認知,在羅江春看來,這個影響“是一點點滲透進來的,并且深入骨髓”,體現在公司的產品、節目和營銷層面,與兩年前亦“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他認為,“臺網融合”的威力全部爆發還需要時間。“這樣的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發的威力會越來越大,大家可以拭目以待,再過兩年來看這個事情就會很不一樣。因為一個公司打到最后一定是模式上的競爭,我們的模式不是瞬間爆發的,具有長期競爭力,但互聯網也不是說永遠都是快的,該沉得下心、耐得下性子的時候,千萬不能著急?!?/p>
“我有足夠的耐心把這件事做得越來越好?!绷_江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