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機搜救牽動人心
4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三亞同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舉行中澳總理年度定期會晤。在歡迎儀式上,兩國總理檢閱儀仗隊后,沒有按慣例走向會談現場,而是在檢閱臺前駐足,討論馬航失聯客機的搜尋情況。
當天,澳大利亞聯合協調中心總協調人休斯頓表示,繼4月5日兩次探測到疑似黑匣子信號后,4月8日再發現兩次疑似信號,但尚不能定位發出信號的位置,仍需接收更多次信號。不過他認為,搜尋工作正在正確位置開展。美國媒體稱,失聯客機有望很快被找到。
首都經濟圈一體化有章可循
國家發改委網站最近發布消息稱,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要求,為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研究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規劃范圍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發改委表示,規劃編制將在明確區域戰略定位、進一步優化首都功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三地的比較優勢,重點就完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統籌產業布局、提升創新驅動能力、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區域合作發展機制等方面,提出工作思路和操作措施。
美軍陸基核導彈
部署數量將創新低
美國國防部4月8日公布核裁軍方案,顯示到2018年,美軍部署的陸基核導彈將減至400枚,創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新低。
美國和俄羅斯擁有世界90%的核武器。2010年4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俄羅斯時任總統梅德韋杰夫簽署《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條約2011年生效。根據該條約,到2018年各方部署的核彈頭不得超過1550枚;部署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及可掛載核武器的重型轟炸機不得超過700枚/架;用于發射核彈頭的發射工具數量不超過800件。
金正恩連任“一號首長”
朝鮮4月9日在平壤召開第十三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一次會議,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再次當選最具實權的“一號首長”——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朝鮮媒體報道稱,金正恩再次擔任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體現了朝鮮全體人民軍官兵和全國人民對他的絕對支持和信賴。
朝鮮原最高領導人金正日2011年12月病逝后,金正恩次年4月在第十二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五次會議上首次當選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最高人民會議是朝鮮憲法規定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擁有修改憲法、罷免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和總理的權力,每年召開一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