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質沒有問題,依然經久耐用。”這個來自業界的口碑恐怕成為摩托羅拉臥薪嘗膽的底氣。
摩托羅拉就像一個包身工,身不由己,被賣來賣去。2014年1月30日,正是農歷大年三十,這一天,聯想集團收到一份年貨大禮——摩托羅拉。聯想當天宣布,以29億美元的價格從谷歌手中買走摩托羅拉移動業務。
病根
對摩托羅拉來說,“賣身”也是迫不得已。賣給谷歌時,虧損多年的摩托羅拉董事會在有著“兇猛鯊魚”綽號的大股東、激進投資人卡爾?伊坎施壓之下,決定分拆有80多年輝煌歷史的摩托羅拉,將手機業務打包出售,待價而沽,試圖甩掉累贅。
而來自高通的印度裔工程師桑杰?賈出任摩托羅拉移動CEO也沒能扭轉虧損命運。就在摩托羅拉董事會萬分焦急之際,谷歌這個大買家現身了。投資者們歡呼雀躍,伊坎當時持有335萬股摩托羅拉移動股份,約占11.4%,此次交易至少賺了13.4億美元。
可曾記否,摩托羅拉曾是IT業界的一代梟雄。1969年7月,當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漫步月球時,說出那句流芳百世的“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能向全人類發回電視信號和歷史性的宣言,靠的正是摩托羅拉無線設備。
1928年9月,約瑟夫?加爾文和保羅?高爾文兄弟在美國芝加哥創建了摩托羅拉,當時的名稱是加爾文制造公司,后于1947年更名為摩托羅拉。公司最早的產品包括車用收音機以及后期生產的各類通訊設備產品。1990年,摩托羅拉營業額超過100億美元,當時在IT公司中僅次于IBM和ATT。
在模擬蜂窩網絡時代,摩托羅拉幾乎是一花獨放。先是滿大街響的BP機,在傳呼機市場占據絕對的老大地位,后來又有蜂窩技術打造的磚頭塊大哥大,鮮有其他品牌與之抗衡。
不過在數字網絡和移動互聯網時代,摩托羅拉落了伍,并逐漸淪落為“賣身者”。技術創新滯后,一錘子買賣又泡湯,還拱手相讓低端市場,曾經的英雄變得步履蹣跚,混亂不堪,結果被后來者諾基亞和三星遠遠地甩到身后。
讓摩托羅拉淪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一位熟悉摩托羅拉的業內資深人士指出:病根在于摩托羅拉的工程師文化。
工程師文化嚴謹務實、講技術、求創新、重專業,這些優點為摩托羅拉當初的迅速崛起支撐起精神力量和技術支柱,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證了摩托羅拉在通訊行業的領先地位。但工程師文化也是一把雙刃劍。隨著建立起傲慢的江湖地位,摩托羅拉過于注重細節而糾纏拘細節,過分重視技術而忽略市場運作,過于講求程序而錯失商機,結果效率低下成為其致命傷,最終摩托羅拉從行業的領導者退居為跟隨者,又從行業的跟隨者退化為落伍者。
財技
兩年多前,谷歌花費125億美元巨資將摩托羅拉手機業務攬入懷中,凸顯了摩托羅拉專利資產組合的潛在價值。這些專利將使谷歌擁有充足的“彈藥”,足以擊退蘋果、微軟、甲骨文以及其它公司對谷歌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發起的專利侵權訴訟攻勢。
但經過兩年多的磨合,谷歌發現懷中的摩托羅拉并非一只下蛋的母雞,而是一塊燙手山芋,連續兩次裁員,又鮮有新產品推向市場。要知道,谷歌安卓系統是個開放平臺,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三星、HTC、LG等諸多手機硬件廠商合作伙伴。谷歌在如何平衡安卓陣營合作伙伴的微妙關系方面如同走鋼絲,顫顫巍巍地在旗下的摩托羅拉與其他公司之間尋找平衡。在收購兩年多時間內,谷歌為了避嫌,刻意與摩托羅拉保持一定的距離,甚至將其自有品牌Nexus系列第四代、第五代手機交給韓國LG公司設計與制造。
為早日結束燙手的尷尬局面,谷歌急于要將摩托羅拉出手。此次出售給聯想后,谷歌獲得了29億美元的收入,表面上看似乎是賤賣。但對谷歌這個精明的IT大佬來說,其實并沒有做賠本生意。2012年12月19日,谷歌將摩托羅拉家庭業務部門出售給Arris公司,獲益25億美元左右,Arris專注于為全球的住宅及企業用戶提供有關寬帶設備的設計、工程服務。同時,谷歌利用摩托羅拉在美國和全球的累計稅收虧損減免政策,至今已獲取約31億美元的收入。
必須指出的是,在并購時,摩托羅拉移動業務是帶著30億美元現金的“陪嫁”的,且在谷歌125億美元的并購中,有55億美元是購買專利和成熟技術的。而此次拋售,谷歌是長了心眼的,保留了1.8萬專利中的絕大部分,聯想僅僅獲得了2000項專利。這樣一算,29億美元的價格,谷歌實際上還賺呢。
而對聯想來說,“拿下”摩托羅拉,使聯想手機打開了歐美市場的通道,聯想將在利潤豐厚的美國市場建立“橋頭堡”,與蘋果和三星爭高低。至此,聯想有了進軍海外市場的兩大團隊,氣勢如虹。而從現在開始,聯想不僅是全球PC電腦銷量第一,隨著此次并購協議達成,聯想將登上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老三的寶座。
重生
從品牌角度而言,摩托羅拉畢竟是一塊金光閃閃的招牌,沒落的貴族還可煥發青春。特別是其創新基因猶存,畢竟摩托羅拉移動技術今后將作為聯想的獨立業務繼續運營,同IBM一起,成為聯想進軍海外市場的左膀右臂,摩托羅拉還會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
“品質沒有問題,依然經久耐用。”這個來自業界的口碑恐怕成為摩托羅拉臥薪嘗膽的底氣。谷歌榨干專利精髓后,摩托羅拉移動團隊將淪為安卓系統的硬件支持團隊。但在手機行業內,摩托羅拉還有許多優勢,賣身不代表賣血,本身仍有一個健全的肌體。
首先,在整個手機行業,摩托羅拉是唯一百分之百專注安卓的,這使公司在安卓這個平臺上能夠專注創新,舉公司之力,研發智能手機新產品,而且做的產品會捷足先登,早于同行一步面世。摩托羅拉新近發布了Moto X和Moto G,目前發展勢頭非常好。
其次,摩托羅拉在移動通信方面有深層次的積累,硬件和軟件的集成能力非常強,這是其他手機品牌所不及的。安卓操作系統與摩托羅拉的硬件功夫珠聯璧合,必定會有奇妙的集成功力。
再次,在工業設計能力上,摩托羅拉在業界遙遙領先。領跑60年,在原始性創新領域馳騁一個甲子的摩托羅拉,一直通過創新來獲得市場溢價,以技術領先換取高毛利。因而能夠憑借差異化優勢殺出一條血路,重新奪得市場主動權。
此外,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摩托羅拉公司而言,出售移動業務只是其體量的一部分。通過分拆,摩托羅拉公司還可依托摩托羅拉解決計劃,專注于無線技巧、政府和企業服務等業務。分拆之后的摩托羅拉解決計劃公司將會迎來新的增長期,2011年分拆當年,摩托羅拉營收就增加了4%—5%,長期增加目標為5%—8%。
只要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努力改善工程師文化,克服孤傲的性格,不背當年好漢勇的包袱,潛心深耕智能手機市場,老樹也能開新花,重新崛起不是無望。而革新產品,變通渠道,明晰終端,是摩托羅拉當下義不容辭的戰略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