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臉譜如今10歲了,已經擁有覆蓋全球總數12億的用戶,然而最近巨人的成長開始放緩,專家開始質疑臉譜的吸引力是否已經到達峰值。哈佛商學院副教授皮斯科斯基對此抱有樂觀態度,他認為,如今不喜歡臉譜的青少年長大后還是會回歸臉譜,臉譜的用戶將繼續擴大,尤其是在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和非洲。“但是,未來十年,臉譜會變得與現在不同,這也是臉譜2月份以190億美元的驚人價格買下WhatsApp(每一名公司員工可以拿到3.45億美元)的一個原因。” 皮斯科斯基說。
那么,未來十年,臉譜會成長為什么樣子?
皮斯科斯基分析認為,現在的臉譜主要提供貼圖、分享視頻、狀態更新、偶爾評論等功能,是一種回溯性媒介,承載和展示已經完成的體驗;卻很少在事情發生時抓取到信息,對于幫助人們安排未來的事項更是缺乏關注。未來,臉譜將向著前瞻性媒介——一種動態的、實時的工具發展,能夠通過可穿戴設備自動搜集當前和未來的信息,將這些信息與親友的信息匹配,推薦可以開展的社交活動,幫助人們多進行線下活動。而臉譜也從一個網頁蛻變為一種渠道,影響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譬如更加貼近孩子,更好地計劃社交互動,及時獲取中意產品和服務的信息,以及擴大人際網絡等。
兩大趨勢將有助臉譜實現這一愿景。一是人們已經開始通過可穿戴設備分享私人信息,如Nike+生態系統吸引了1800萬人愉快地分享自己的運動成就。二是很多公司都鼓勵人們實時分享自己的信息,譬如使用谷歌地圖時,就需要向谷歌提供自己的地理位置和速度。隨著兩大趨勢的聚合,我們很快就會習慣在生活中不假思索地上傳個人信息。一旦臉譜開發出合適的算法,應用將得到迅速推廣,而公司的收益也將十分值得期待。
只是,關于隱私的爭論在所難免,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