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論道
“中國的三部書讓你可以受益無窮。第一是《三國演義》,那里面的人才觀。為什么劉備要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呢,他對人才的這種渴求、尊重、珍惜?!度龂萘x》就是誰有人才,哪個國家才強大。第二是《西游記》,《西游記》就是目標管理。為什么千辛萬難,九九八十一難?那就是他的目標是取經,這種神圣的理想、夢想,讓他克服一切困難。愿景是管理者需要不斷給員工描述的。第三是《水滸》,每打完一仗大家就開始分銀子,這是物質刺激。同時排座次,有能力的、貢獻大的就往前排,靠主帥近一點,座次是精神鼓勵,就是噸位決定地位……現在我們要把職業經理人慢慢變成合伙人,讓他覺得就是給自己干?!?/p>
——匯源集團董事長朱新禮
“公司治理的黃金法則:永遠做正確的事情。治理的本質就是做正確的事情。一切都是關于溝通,也就是公司信息如何在內外部進行傳遞?!?/p>
——英國標準學會CEO霍華德
“我持股兩家銀行。遼寧那家,行長持股,做得很好,改制五年,沒有違規行為。吉林那家,行長因為銀監會還管,最高年薪不能超過一百萬。幾千億資產、一百萬年薪,我作為股東很害怕,希望管理層加強監督。結果我的擔心出現了,前任董事長出現問題。更多地用(好的)制度保證企業安全運行?!?/p>
——浙江建龍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偉祥
“萬科董事長、總經理的年薪大約是1500萬元,保利地產大約200萬不到300萬元;萬科副總的年薪大約800萬元,保利地產副總的年薪大約200萬元……不比了,傷心了?!?/p>
——保利地產副總經理余英
“(孩子小時候向你要錢,你要他們打借條)確有其事。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我們這一代人一定要清醒,要把孩子培養成為社會貢獻者,而不是紈绔子弟,不要因為父母有幾個臭錢就害了孩子。我的兩個孩子不敢說多優秀,至少不會成為社會有害者,他們都比較踏實,愿意學習,也能吃苦?!?/p>
——雨潤集團董事長祝義財
“我的律師曾經告訴我,如果他是當事人,他選擇放棄。與國企打官司,打贏可能也是輸,這一點我非常清楚。但我決定還是要打這個官司,要打到底?!?/p>
——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談自己與云南紅塔之間的股份轉讓官司
“現在在公司所處的位置,是行使否決權,我沒有決策權,已經實施了很多年?,F在由輪值CEO運作,效果良好。一個輪值CEO在獨立執政期間,完全是公司的一把手,現在他們已經有很大的獨立承擔能力。傳統接班有缺點。華為實施輪值CEO制度以來,干部要集體評議,沒有流失多少干部,公司利潤一直在增長,而且比預期還要好?!?/p>
——華為總裁任正非
“他(CEO)問,你是請我來讓你高興的,還是請我來讓我對結果負責的?我說這不是廢話嗎,我要想高興,花錢請一個說相聲的就可以了。他說,既然對結果負責,那能不能我管的事你不要管了?七八年前我寫了一封很長的信給企業的管理層,說從今天開始,我勵志做一個閑人,今天我們的企業我是只管閑事,不管正事的人?,F在我特別輕松。CEO給我看了一個數據,他讓我不管正事管閑事,我們的企業效率增長了50%以上,你回來了我們還得給你匯報,你看一下報表就行了?!?/p>
——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
治理前沿
“上市公司治理最基本的要義是權力邊界清晰、運作程序規范、信息披露合規。公司治理較高的追求是實現全體股東合法權益的最大保護、有效管理和控制公司風險、實施積極有效的投資者關系管理。不同規模、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公司,在治理上有差異化的需求。在公司治理各個運行主體之間,需要填補公司管控及操作職能的模糊地帶,使公司治理的功能在各個主體之間無縫銜接,以不斷提高公司治理的能力和水平?!?/p>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紀委書記楊琳
“中國的公司治理相對其他金磚國家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差距。首先,董事會缺乏獨立性往往被認為是一個潛在問題。在中國企業當中,只有10%的企業的董事會可以對公司事務做出獨立判斷,起到一定的監督與制衡作用。相對于國外大型企業持股非常分散的情況,國內的上市公司股東持股往往非常集中,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率非常高。其次,關聯方交易和財務披露也是備受關注的公司治理問題:審計委員會存在著各種問題,包括董事兼任過多、缺乏對行業了解或獨立性不夠等;關聯方交易也是較為盛行的現象。”
——瑞銀證券中國證券研究主管侯延琨
“推行中小投資者單獨計票機制,在股東大會審議諸如關聯交易、重大資產重組和再融資、調整現金分紅政策、更改承諾事項等影響中小投資者利益的重大事項時,不僅應開通網絡投票,而且應當對中小股東表決結果進行單獨計票,并及時公開披露單獨計票結果。還應積極進行累積投票制選舉董事、監事等探索,嘗試通過視頻直播方式,使股東大會更加透明,充分保障廣大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p>
——陜西證監局副局長李立國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增加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市場化招聘比例。研究制定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爭取今年6月底前出臺實施。調整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推動國有資本有序退出產能過剩行業和劣勢企業。擬定國有資本運營平臺的實施方案,支持具備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加大國有企業改制上市力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融合發展,鼓勵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共同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
——《山東省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2014年工作方案》
“股東與管理層的代理沖突是影響公司現金持有的關鍵因素,管理層權力的大小又體現了股東與管理層的代理沖突程度。運用2006-2010年我國上市公司數據,研究發現,管理層權力顯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現金持有水平,但由管理層權力導致的高額持有現金產生了負面的價值效應,管理層權力對現金持有的影響與企業所在地區的市場化進程相關,市場化進程能夠降低管理層權力與現金持有水平的正相關性,并進一步弱化管理層權力導致的高額持有現金的負面價值效應;權力強大的管理層所持有的高額現金惡化了公司過度投資,而市場化進程能夠抑制管理層利用權力持有大量現金進行過度投資的行為?!?/p>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楊興全
“利用2009年至2013年中國創業板民營企業的相關數據,我們發現,民營企業IPO后風險資本并不能有效制衡創始人控股股東,戰略決策機制依舊由創始人CEO主導,并且創始人CEO追逐戰略決策權力的行為會損害公司績效、排擠風險資本股東向董事會派出外部董事;代表風險資本股東利益的外部董事并沒有促進民營企業形成專業的戰略決策資源供給機制和監督機制,而是在股權退出收益的激勵相容情境下不斷強化創始人CEO權力的主導地位,共同操縱公司股價,損害公司績效。”
——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教授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