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事會會議上投了反對票,董事長贊成的議案卻沒有獲得通過,陳岱松覺得沒什么。他認為,獨立董事本就該獨立發表意見,而作為獨立意見的表現之一,投反對票本該是正常現象。
丑話說在前頭
生于1975年的陳岱松是法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后,2003年開始任職獨董,曾任浙江宏達經編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文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獨董,現任成都華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喬治白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獨董。
陳岱松現任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經濟法學院副院長、上海柏年律師事務所首席律師,時不時有來自上市公司出任獨董的邀請。面對這些邀請,陳岱松會將“丑話說在前頭”。
一些上市公司愿意獨董少參與事務,甚至成“花瓶”。在陳岱松看來,獨立董事之所以獨立,是因為其立場是站在所有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這邊,這與內部董事為部分股東所派存在本質區別。在擔任獨董前和公司高層溝通時,陳岱松會直接提出:“獨董是要承擔相應責任的,根據所了解的情況去獨立發表意見。這樣的話,獨董有不同看法,當然可以發表,這也是獨董的作用之一。公司要允許我們發表獨立意見,要尊重我們。即使獨董有不同意見,要投反對票,公司也應該認可我。”
這番“丑話”說罷,不少上市公司明確表示歡迎,希望獨董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
敢于發表不同意見
既然上市公司歡迎,陳岱松也就“不客氣”了。
一次,某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會議上,公司高層臨時提出一個議案,該議案沒有事先和陳岱松溝通。議案提出后,董事會上有贊成、有反對。最后票決時,陳岱松投了反對票。該議案因贊成票不夠,沒獲通過。該議案此后也沒有再上會。投了反對票,事后并沒有誰跟陳岱松說什么,他正常履職。他稱:“任職獨董之前我就做過說明,他們也了解我的風格。我投反對票,他們可能也就接受了。”
他還投過一次棄權票。那是一家上市公司更換高管。新來的高管事先并沒有溝通,陳岱松對其不了解,于是投了棄權票,作出同樣舉動的還有一位非獨董。有種說法是,在中國,獨董投棄權票某種程度上類似投反對票。陳岱松表示,“不管反對還是棄權票,都是一種意見表達。獨董投棄權票,某種程度上類似投反對票,是有道理的。因為統計時,是統計贊成票的比例,如果達不到,議案就通不過。”
有時通過溝通,反對、棄權票可以避免。陳岱松表示,自己在董事會會議之前和公司相關人士溝通議案,如覺得議案不合適,可能就會直接說,“如議案提交董事會的話,可能我就投反對票了”。再如,如果公司沒有按時提供董事會會議材料,開會時他會提出,說“這種情況我是可以投棄權票的,我來不及看材料,沒有辦法充分了解議案的內容”。這種情況下,相關方面會出面商量,并在會議上詳細解釋議案。假如對方不能給一個合理的解釋,在會議上還是不能了解具體情況,陳岱松可能會投棄權票。
發表不同意見,陳岱松秉持的原則是獨立、專業。自己擅長法律,為確保專業性,若遇到財務方面的問題,會和獨董中的會計專業人士溝通,再咨詢一些認識的會計專家。如果在董事會上發表不同觀點,他會要求董事會記錄人員記錄在案。一次,相關人員拿來會議記錄,上面寫了第幾屆董事會,但沒有內容,叫陳岱松簽字。陳岱松說不簽。對方說來不及整理會上的意見,到時候整理了再寫上去。陳岱松說,“這樣,給你時間,你整理后,下次我來的時候補簽。我沒有說過的話,如果你加上去是不對的,不該簽一個空白的東西。我給他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給我一張白紙,讓我簽,你事后加上去說我欠了你兩萬元,那這就是一張欠條了。對方說對,會盡快完成記錄。”
董事會議事理應講究和而不同,但這往往需要董事長有較高的個人修養。陳岱松直言,如果董事長希望聽到不同的意見,并且鼓勵董事暢所欲言,那么董事會會議就會更加活躍,討論更加充分,不同的觀點也可以存在。反之,如果董事長不愿意不同觀點的存在,那么一般董事都不會發表不同觀點,這對獨董而言是比較難辦的。“我擔任獨董的幾家公司,公司治理比較完善,沒有遇到那種特別強勢的董事長。公司給予董事充分發表意見的空間。”他舉例說,有獨董要求解釋某個表述,這樣,二股東、三股東派出的董事,可能也會參與進來。這有助于把事情弄清楚。而不是說沒有相關說明,大家稀里糊涂地就投票了。
責任意識非常重要
獨董反對票甚至棄權票在中國上市公司中歷來稀少。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的報告顯示,深市上市公司在整個2012年度只出現過一次反對和兩個棄權的情況。報告稱,即使考慮到存在著大量“事先溝通”的情況,仍顯得過于和諧,有關制衡機制有待進一步建立。
對此陳岱松并不覺得有什么特別。“我不是個斗士。不是說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突出自己而反對。而是從對股東、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負責,我站在獨立的角度,發表獨立意見。這樣,我就是盡了我的職責。”陳岱松表示,“我認為,上市公司應該允許獨董發表不同意見、反對意見,允許獨董投反對票、棄權票,否則獨董可能就不獨立了。”
在一次證監局組織的獨董培訓上,陳岱松作為授課老師,十分強調獨董的責任。他笑言,有人聽后感慨,獨董要承擔這么多的責任,覺得壓力很大。陳岱松強調,“獨董制度在不斷完善,獨董要不斷地接受培訓,特別是關于責任方面。解決花瓶獨董現象,提高獨董的責任意識非常重要。認清楚獨董責任的話,獨董反對票、棄權票就會更多出現,公司治理的作用也將得以有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