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6月12日舉行的股東大會,共有103名股東參加,代表2.4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6%;關于罷免原董事總經理王茁的議案,2.3億股同意(占95.7%),801萬股反對(占3.3%),棄權占1%。目前看,這次股東大會在程序上或有瑕疵,決議或屬無效。
現場有小股東要求在投票之前,應該由獨立董事發表獨立意見;有投資者呼吁,如果獨立董事不發表意見,股東拒絕投票,但會議最終還是沒有讓獨立董事發布意見。
小股東其實是比較熟稔法律法規的。《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第六條明確規定,對“提名任免董事、聘任或解聘高級管理人員”等上市公司重大事項,獨立董事應當發表獨立意見。另外,《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第十六條規定,“擬討論的事項需要獨立董事發表意見的,發出股東大會通知或補充通知時應當同時披露獨立董事的意見及理由”。但上海家化公告顯示,公司為股東準備的會議資料中,沒有獨立董事發表的意見;股東大會會議現場也沒有讓獨立董事發表意見。這可能違反了《獨立董事指導意見》和《股東大會規則》。
程序瑕疵又稱形式瑕疵,是指股東大會的召集程序和決議方法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公正的程序是實現正義的重要保障,必須嚴格遵守。正如英國穆斯蒂萊大法官所言:“關于技術問題,我認為堅持規范的程序并不是律師們雞蛋里挑骨頭的發明創造,而是基于那些與會議有關的人多年來的實踐經驗所得出來的認識,即如果不遵守程序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混亂、怨恨和爭議。”現實中,上海家化股東大會的程序瑕疵也確實引發了中小股東的不滿。
事實上,對“提名任免董事、聘任或解聘高級管理人員”等重大事項,要求公司在發出股東大會通知的同時披露獨立董事的意見及理由,這并非多此一舉。很多股東難有代言人進入董監高行列,不了解董事、高管的作為或業績,怎么去評判?因此,唯有指望通過相對獨立的第三方即獨立董事的意見,來了解相關董事或高管,如此才能做出較為公正的評價。沒有這個意見,中小股東投票就可能無所適從,或者只會聽從實際控制人的一面之詞。
在成熟市場,有瑕疵的股東大會決議在未生效前可以撤回,而要撤回決議,同樣要有相應程序。一般來說撤回也應采取股東大會決議的形式,而且如果瑕疵決議是通過普通決議的方式,撤回也應采取普通決議的方式,如果瑕疵決議是通過特別決議的方式撤回也應采取特別決議的方式。這是因為,通過普通決議所要求的贊成票比例一般要低于通過特別決議所要求的贊成票比例,如果允許以普通決議撤回特別決議,那么部分股東可以借助撤回手段規避立法上對特別決議法定數的要求,造成不公正結果。另外,如果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強行實施有瑕疵的股東大會決議,對此司法就必須介入;在成熟市場,法院對此可作出撤銷決議、決議無效或不成立的判決。
目前我國對股東大會決議瑕疵的規定,主要是在《公司法》第二十二條有所涉及,“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無效。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
如果股東決議程序等有瑕疵,就不能認為是正當的團體意思,應對其效力做否定性評價。上海家化中小股東或可依據《公司法》第二十二條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撤銷決議。當然,由于目前董事免職采取多數決原則,加上上海家化第一大股東持股26%,即使瑕疵決議被撤銷,今后此類決議或可再次通過;但假若中小股東普遍參與,加上獨立董事發表獨立意見,或許也會有逆轉發生,程序正義還是有其內在價值的。
這一事件提示人們,需進一步完善董事罷免制度,其中應該規定罷免董事的具體操作程序、表決辦法、被罷免董事的抗辯權利以及被罷免董事的損害賠償等事項。比如,規定罷免董事的股東大會召開前,獨立董事必須發表獨立意見;罷免時表決辦法采取累積投票制而非資本多數決。否則,中小股東通過累積投票制推舉出來的董事很可能被大股東一個個用“資本多數決”罷免。再如,董事在執行董事職務過程中違反了勤勉義務和忠實義務,公司以此為由罷免董事,公司可免于承擔賠償責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