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出臺,中國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大門打開了。如實施得當,該計劃對上市公司、資本市場是大大的利好。但,如何在實施過程中真正做到“員工”持股,讓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廣大員工得到激勵,乃至于真正優化公司股權結構,從而為公司全體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不是被高管和部分股東所操縱演變成高管持股的“盛宴”?要讓員工持股計劃不偏離主旨,關鍵需要兩方面到位。
首先是確保員工參與。作為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主體的員工,應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公司核心競爭力、公司未來價值創造的力量。作為員工持股計劃的制定和提案機構的董事會,在出臺計劃之前,要充分發揚內部民主,聽取群眾意見,切不可搞一言堂。建議董事會及相關機構做好以下工作:積極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對公司各核心部門、分支機構都要進行專項走訪,與各級員工座談,了解員工的真實看法、參與意愿;做好全公司范圍內的意見征集,制定方案之前設置一段特定時間,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廣泛收集員工意見,了解群眾對計劃的存續期、管理模式、持有人會議形式等關鍵要素的訴求;認真開好公司職工代表大會,在會議上,一定要做到資料精心準備、議題充分討論、決策發揚民主的精神,讓生產者真正的參與進來,避免“聽取員工意見”成為空話,流于形式。
董事會在制定計劃時,應該根據公司情況,明確普通員工、核心員工、高管員工的參與比例及結構。員工參與資格的遴選,應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最大范圍涵蓋公司核心價值創造者,避免讓參與計劃成為少數掌握話語權員工的專屬權利。公司中層及基層管理者、非高管技術骨干、非高管業務骨干是公司發展的中堅力量,在參與比例與結構的設置上應增加他們的權重,以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對公司的認同度和忠誠度。
員工對持股計劃應該起到實實在在的監督作用。進一步健全公司內外部監督機制,員工向董事會、股東大會、監管機構反映意見和問題的渠道能夠暢通有效。得不到基層廣泛支持的員工持股計劃,往往存在設置不合理的情況,需要修改調整,否則難以順利推行。國資背景的上市公司,其推行員工持股計劃更是應受到全社會的監督。如果監督能夠到位,員工持股計劃自然不會只被“高管”持股,要不然逃不過群眾的一雙雙“雪亮的眼睛”。
第二大關鍵是,要注意保持獨立性。員工持股計劃需獨立運作,其行為應體現計劃全體持有員工的意志。持有人會議是員工持股計劃的最高決策機構,獨立于公司、獨立于管理層運作,不能與公司或股東的其他機構混為一談,權責含混不清。持有人會議的常設機構或者代表,須有中層及基層員工參與。員工持股計劃不宜作為其他方的一致行動人,更不能為公司高管、控股股東所操縱,成為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
員工持股計劃,必須得是“員工”持股計劃。只有在員工參與、獨立運作這兩大關鍵都能做到位的情況下,才能惠及公司員工群體,真正做到勞動者和所有者利益共享、共贏。然而,“說”永遠比“做”容易,員工持股計劃要做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公司能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以人為本,認真實施好員工持股計劃設立的每一個步驟,尊重員工參與權,知情權,提議權和決策權,不越過員工做決定,一定能形成一個好的制度,讓公司發展進入良性循環。反之,可能成為少數人受益的工具,甚至成為阻礙公司發展的因素,嚴重背離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