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學習方式,是指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而主動參與、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過程。教師應當學會把這一形式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加強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合作學習;方法
一、合理分配小組成員
要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前提是要合理劃分各學習小組,這也是實現學生群體合作的基本手段,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以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效和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為原則來劃分學習小組,可以由以下幾種劃分方式:一是指令性劃分,即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興趣、能力高低、性別、心理素質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然后合理劃分學習小組,這樣能夠保證各小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也能夠是各個小組展開公平的競爭;二是隨機劃分,即教師依據不同的教學任務、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隨機分組,這樣做在保證各個小組公平競爭的基礎上,為學生創造了更多與他人進行合作的機會;三是自由性劃分,即讓學生根據彼此之間的關系、興趣愛好等自由結合為學習小組,因為是學生自己組合的小組,他們彼此之間非常熟悉,有助于他們自由地、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在寬松、和諧的合作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讓他們換組學習,這樣既能夠保證各小組的競爭力,還能夠使學生學會怎樣與不同背景、不同學習能力、有著不同想法和思維的學生進行合作。
二、及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合理組建學習小組的前提下開展合作學習,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其中,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但是有時候學生太活躍了,甚至交流的內容超出了討論話題的范圍,使教師很難把控課堂秩序,很難順利開展教學,使英語課堂形成了“看似熱鬧非凡,實則混亂無序”的場面,因此,在高中英語合作學習中,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擔任某項職責,培養和強調他們的責任意識。比如,在對話表演中,小組長要做好管理者、組織者,根據需要設立不同的角色,并合理分配學生,使每個成員都明確自己的任務,既能夠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又要與同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幫助,進而發揮整個小組的團隊協作精神,順利有效地完成小組對話表演任務。
三、善于捕捉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參與活動的主體是學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放手不管,而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做好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使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向著預定的方向發展,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可以說,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越有效,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越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聽課狀態等來尋找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第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同一個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后難免會有疑惑,有新發現,或者他們會對某一結論、某一問題有不同的見解,甚至會產生爭論,這時可以開展合作學習,使學生能夠相互交流、集思廣益,進而探討出更全面、更合理的結論。第二,英語教師應當善于利用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來設計合作學習,這樣能夠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有利于每個學生對教材重、難點的學習,從而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第三,英語教材中有很多對話內容,如果讓學生自己操練,他們對對話內容語氣、語調的準確把握有一定的困難,這時教師應倡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取長補短,使學生感受到與同伴合作的必要性。
四、建立科學的合作學習評價制度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其追求是達到整體目標的同時實現個體目標,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建立一個合理的、科學的、能促進學生不斷學習的評價制度,以體現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恰當的評價能夠使學生樹立信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比如學生自評、組員互評、教師評分以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等。不管采用哪種評價方式,教師都要注意不能用同樣的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學生,而要對學生的實際水平與課堂中在小組中的表現作深入的了解,只要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取得了些微進步,教師都要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充分體驗到合作的樂趣,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感。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