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游戲既是體育課程運動技能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實現課程目標的方法、途徑和有力手段。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體育教師要合理科學地選擇針對性的體育游戲,倡導“快樂體育”教學理念,讓學生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變“要我練”為“我要練”,切實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益。
[關鍵詞]體育游戲;體育教學;有效運用
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和求新、求異、求變的心理特征,體育游戲具有鍛煉身體、富于娛樂、發展智力和陶冶情操等特點,體育游戲恰好能滿足小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所以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體育教師要合理科學地選擇針對性的體育游戲,倡導“快樂體育”教學理念,讓學生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變“要我練”為“我要練”,切實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益。
一、體育游戲在準備活動中的運用
準備活動,是指在體育課訓練前的身體練習,使人體從安靜狀態逐步過渡到運動狀態的一個過程,以便為即將到來的劇烈體育訓練做好準備。在準備活動中,教師可插入一些體育游戲,提高學生的訓練積極性。例如,在球類教學的準備活動中,可采用“擊鼓傳球”游戲,教師擊鼓,學生一個一個往下傳球,通過傳球,使學生在游戲中活動肢體,活躍了訓練氣氛,提高了學生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度,使肌體盡快進入最佳訓練狀態,減少肌體肌肉收縮引起的運動損傷,從而達到了做準備活動的目的。
二、體育游戲在運動技能教學中的運用
體育課的基本運動技能不外乎是跑、跳、投等田徑運動以及球類和體操的教學,由于訓練時的單調、枯燥、艱苦,會使部分學生不樂意參與,適當地穿插體育游戲會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其中,并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1.田徑訓練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教學內容,但由于田徑訓練相對于其他體育教學內容更顯單調、枯燥,學生容易厭煩,甚至會產生厭惡抵觸情緒,進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學中如能寓教于“玩”,提高學生的訓練興趣,變“要我練”為“我要練”,就能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2.球類運動具有對抗性和趣味性,強調團隊合作,而且著名球星也往往是學生們心目中的偶像,球類運動深受學生喜歡。但是,如果教師在示范籃球的基本動作之后,讓學生自己練習,學生長時間機械重復某一技術動作,也會感到單調乏味,如能采用“教”與“玩”結合的練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訓練,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3.體操教學也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體操具有動作復雜、技術性強等特點。在體操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學習某一體操動作時,需要多次重復,并且練習多遍還不能掌握,從而導致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下降,注意力分散。如果在體操教學中,把體操教學與體育游戲相結合,既能避免小學生厭倦情緒的出現,同時又有利于體操動作的掌握。
三、體育游戲在身體素質練習中的運用
身體素質通常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韌性等,身體素質練習一般采用機械重復的方法進行,其艱苦、單調且負荷大,很容易造成學生厭練、抵觸情緒。但在身體素質訓練中融入體育游戲可有效改變這一情況,例如腿部力量練習可采用“爬竹桿”“火車賽跑”“背人接力”等;耐力素質練習能增強和提高學生心肺功能,培養學生頑強的斗志,但是如果逼著學生繞運動場一圈一圈機械重復地跑,會使學生跑出厭倦,跑出抵觸,教學效果很差。這時,教師可采用“男女混合接力”等體育游戲來給耐力訓練賦予一定的情景和情節,會使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達到訓練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游戲用于身體素質練習時學生容易興奮,教師要密切觀察學生身體狀況的變化,把握運動密度和運動量,防止出現學生運動過度造成身體傷害。
四、體育游戲在整理活動的運用
整理活動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的肌體從緊張興奮狀態逐步恢復到安靜放松狀態,在這一部分安排的體育游戲應該是動作舒緩、小負荷的小游戲,可以把音樂和舞蹈融入其中,以達到恢復和放松的目的。例如,在教學結束播放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鳥》,讓學生模仿小鳥飛的姿勢邊唱邊舞,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體育課,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投入下一堂課的學習。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