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有朋自遠方來,瞧把我們得瑟的!
2013年末,春艷姐敲門說,我給你帶來一個人。然后來自海南的鄧帥哥就出現了。他從零上二十幾度的天氣,跨過整個地圖的距離,來到零下二十幾度的長春讀大學,推開清華路156號的大門,與我們溫暖相聚。愛小博的你贈予我們的,是這個冬天最溫暖的動力!
【開始的開始】
我所鐘愛的雜志,有著一個很清新的名字——《中學生博覽》。迷戀她的那一大群孩子叫鉑金,鉑金與鉑金之間叫博友,我們都親切地稱呼她小博。很高興自己還能趕在成年的末班車啟動之前成為這個龐大家族中的一員。
我承認自己的興趣來得比較晚,一直到高二以后才從渾渾噩噩中伸著懶腰走出來。在學校閱覽室林林總總的雜志中,隨手拿起不起眼的小博,翻開后,我開始后悔:為什么現在才發現她?那種實實在在相見恨晚的感覺。
于是,我前前后后跑進跑出閱覽室只是為了找小博和找小博,把閱覽室里的小博都看完之后,就毅然決然地跑去報刊亭尋找,最后終于在一個書店找到了她。
她安然地躺在那里,沐浴著陽光,散發著青春的活潑與朝氣,一如她純凈美好的樣子。她的故事也只有青澀懵懂的學生才能真正讀懂,她就是一首純粹的學生時代的青春贊歌。
【青澀的味道】
對于讓自己愛不釋手的雜志,總是情不自禁地想要擁有她。清風明月的日子里,有她的陪伴才安心度過。自從找到了有小博的書店后,每次輕車熟路地走到那里,然后輕而易舉地把她帶回家。
每次買小博的時候,總是希望碰見一個如陽光般捧著小博的女孩兒,這個女孩不一定傾國傾城,也不一定是窈窕淑女,但一定是充滿活力的,看起來很陽光的。然后我會假裝不期而遇的樣子,自然而然地一起拿著同一本小博,相視一笑,大膽地說一聲:“嘿,你也看小博?我們同是博友哦?!?/p>
這個曾在我腦海里幻想過千萬遍的預謀已久的場景,一直到我高中畢業都沒有實現過。
我知道,遺憾的出現,只是為了讓你更懷念。
【小博印記】
我想對于自己喜歡的雜志,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看到自己的文章出現在上面了。每次看著里面的故事,除了感受作者的酸甜苦辣外,也希望將來有那么一天,自己的文章也能夠出現在上面,于是我開始嘗試著把隨筆投過去。
對于投稿,我沒有按要求寫過,以前沒有,現在也沒有。記得最開始投的時候,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擔心沒有被編輯收到。后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只投了幾篇文章就上了。不得不說等待的日子好漫長,長到我已經忘了是何時何地投的稿。當我拿到匯款單的時候還真是有點受寵若驚,更讓我想不到的是,在我來到教室之前,巴掌大的單子已經被全班同學傳看過。
這是我僅投的幾篇中的一篇,沒想到就是這么不可思議地中了。話說當我的文章在班上被同學們爭先恐后閱讀的時候,還是有一點點高興的。看著同學們看了笑得前仰后合時,我知道我成功了,用這么多時間堅持看書是正確的選擇。
【最后的最后】
高三繁重的學習使我不得不放下了一切,投稿沒心思,小博也都顧不上看了,不過寫隨筆的習慣我卻始終堅持。
我不知道我來吉林省來到長春上學,到底是不是因為這里就是小博的搖籃,可我又不能違心地說這其中和小博一點關系都沒有。
起初我所向往的地方是濱水的江南一帶,在我填報志愿的那一天,才倉皇百度然后鬼使神差地報了吉建大。天知道我當時想的是什么?但是這其中多多少少還是受了小博的蠱惑吧!
我曾離小博最近的天涯,就是十一假期去的重慶路了。當時拿手機導航了一下,重慶路與清華路的距離也不過幾公里,只要我想去,爬也能爬到,只是我現在還沒有準備好以怎樣的姿態去面對她。
人往往就是這樣,對于遠在天邊的東西總是充滿著期待,而當確確實實就在眼前的時候,又會有所顧慮。我在心里默念,等等吧,再等等吧,于是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她。
只要青春在,從不怕等待。人生兜兜轉轉總是在等待,我們要在等待中學會成長不是嗎?
【博友的博友也是我的博友】
通過小博,我認識了好幾位朋友。曾經就有博友來到我高中的學校找我,見到博友活蹦亂跳地出現在我眼前時,真的是很開心很開心。通過博友還認識了同校的博友,當我在校園里無意中看到遠處有人向我招手的時候,我也在拼命地向她招招手,透過溫暖的陽光可以感受得出,她一定也和我一樣笑得很開心。
原來我與博友的距離,只是欠彼此的一個轉身。
我想一本雜志的價值,在于怎樣去影響一個人。
在已逝去的年歲里,我與小博一路陪伴,相約一春,在花開的阡陌,緩緩踏步從姹紫嫣紅中走來。
花零人遠去,但拂一身香。
在這個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季節里,獨獨遇見你,在我的光輝歲月里。
時光深處的流光溢彩,青春里的花樣年華。
一季青春,一段過往。
一本雜志,一段年華。
編輯/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