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偉同學,請到學校傳達室,有人找。”聽到有人找,曹小偉立刻奔向了傳達室。
“你就是曹小偉?”說話的是個中年男人。曹小偉并不認識他,疑惑地點了點頭。“我是人民法院的,你母親以你與家庭成員關系惡劣,無法共同生活為由提起訴訟,要求和你解除收養(yǎng)關系,這是起訴狀副本和開庭傳票,請簽收!”那個男人繼續(xù)說道。
“你搞錯了吧,我是我爸親生的,解除什么收養(yǎng)關系呀?”“你是叫曹小偉吧,18歲,1996年3月20日生,你母親叫施艷。”曹小偉聽他說的信息都符合,就點了點頭。“那就對了,具體的你還是問你母親施艷吧。”
沒辦法,小偉只好簽收了這份傳票,然后立刻給施艷打電話。他想,一定是這個惡毒女人搞的鬼,她想把自己趕出家門想瘋了吧,竟然編出這種瞎話!
“你又在搞什么鬼啊?”面對曹小偉的質問,施艷理直氣壯地說了句“法院見”就掛了電話。曹小偉也沒理會,心想:法院見就法院見,量你也翻不出花來。
兒子到底是不是收養(yǎng)的?
原來,施艷并不是曹小偉的親生母親。曹小偉的生母叫趙明霞,20多年前和曹睿結婚并育有兩子:曹大偉和曹小偉。不幸的是,曹大偉9歲夭折,趙明霞也在曹小偉7歲時去世。而曹睿因生意繁忙無暇顧家,曹小偉變得越發(fā)叛逆。
6年前,曹睿與施艷結婚,不久女兒苗苗出生。曹小偉本來就不喜歡施艷,苗苗出生后,他更是跟施艷處處針鋒相對,水火不相容。曹睿52歲生日那天,曹小偉和施艷的關系徹底鬧僵了。
那天,曹小偉在學校里,因為是寄宿制學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本打算周末回家再給父親補一個生日,誰知,中午卻接到了施艷的電話。她嘲笑小偉是不孝子,父親過生日也不回來慶祝,有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小偉想,這幾年自己和父親的關系本來就緊張,如果不回去,還不知道施艷要嚼什么舌根子。重要的是,這幾年父親的身體每況愈下,曹小偉不希望父子關系繼續(xù)惡化下去,便請假回了家。
見兒子回來給自己慶生,曹睿很開心。但吃飯時,施艷卻故意激怒小偉,兩人直接在酒桌上大吵起來,小偉掀了酒桌。這可把曹睿氣壞了,當場就暈倒了,雖然被及時送到醫(yī)院,但還是因為腦溢血成了植物人。
曹小偉悔恨極了,也更加記恨施艷。只是,自己還沒來得及指責她的惡毒,施艷反倒胡攪蠻纏地說自己是被收養(yǎng)的。更令曹小偉大跌眼鏡的是,施艷竟然在法庭上出示了曹睿收養(yǎng)曹小偉的一系列手續(xù)。
法庭上,得知自己是被收養(yǎng)的,曹小偉悲恨交加,想到父親平時對自己的不關心,而妹妹苗苗出生后,父親卻把她寵上了天,那才是對待親生孩子應有的態(tài)度。曹小偉本想當場同意解除收養(yǎng)關系,離開這個家,可他又覺得不能讓施艷就這么得逞了,于是反駁道:“既然當初簽訂了收養(yǎng)協議,哪能說收養(yǎng)就收養(yǎng),現在反悔了就不養(yǎng)了?”顯然,小偉不同意解除收養(yǎng)關系。
法律點:收養(yǎng)關系在什么情形下可以依法解除?
王芳釋疑:收養(yǎng)關系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具體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處理:
一、依當事人的協議而解除。這種須當事人同意。就收養(yǎng)方而言,須養(yǎng)父母同意,就被收養(yǎng)方而言,養(yǎng)子女已成年時,經養(yǎng)子女同意即可;養(yǎng)子女尚未成年時,須養(yǎng)子女的生父母或原送養(yǎng)的監(jiān)護人同意,養(yǎng)子女已有識別能力的,還須征得其本人的同意。
二、依當事人一方的要求而解除。 一方要求解除收養(yǎng)而另一方不同意的,一般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亦可經訴訟程序由人民法院處理。養(yǎng)父母與成年養(yǎng)子女關系惡化,再繼續(xù)共同生活對雙方均為不利,一方堅決要求解除收養(yǎng)關系的,一般可準予解除。
而曹小偉已經成年,這種收養(yǎng)關系的解除不再需要原送養(yǎng)人的同意,只需雙方同意即可。雖然曹小偉不同意解除收養(yǎng)關系,但是如其和養(yǎng)父母的關系確實不利于以后共同生活,法院是可以判決雙方收養(yǎng)關系解除的。
聽到法官的解釋,曹小偉覺得,自己再堅持也沒有意義了,對于一個不是自己家的地方,即使留下來也沒有任何意義。最終,他同意解除收養(yǎng)關系。
為生二胎,親生子竟成養(yǎng)子!
一解除收養(yǎng)關系,曹小偉便被繼母轟出了家門。走投無路的他只好來到了多年未走動的外婆家,把自己的遭遇告訴了舅舅趙明凱,并責怪全家上下一直隱瞞自己的身世。
聽完外甥的哭訴,舅舅趙明凱卻說:“誰說你不是你爸爸的親生兒子,你就是。”曹小偉因為在法庭上親眼見到了收養(yǎng)手續(xù),只當舅舅是在安慰自己,并沒有放在心上。趙明凱看小偉不信,轉身進到自己的臥室,出來時交給小偉一封信,“這是你母親留下來的,你看了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這封信其實是趙明霞寫給弟弟趙明凱的,信里說:當年,已經生育一個男孩的曹睿與趙明霞夫婦還想要生育一胎,但因曹睿是遠近聞名的企業(yè)家,所以不敢要二胎,怕影響聲譽。一次偶然的機會,曹睿聽說收養(yǎng)孤兒可以不受收養(yǎng)人有無子女的限制,他想:如果自己把親生孩子放到福利院,不就可以再收養(yǎng)回來了嗎?后來,曹睿就和趙明霞生了曹小偉,并借助在福利院工作的親戚幫忙,把曹小偉的戶口放到了福利院,然后又辦理了收養(yǎng)手續(xù)。
趙明霞之所以告訴弟弟,是因為從一開始,她就覺得此事不妥,怕日后引發(fā)不必要的家庭矛盾,所以還在信的后面附上了一份曹小偉和父親曹睿的DNA鑒定,鑒定上寫著曹睿和曹小偉99.9%具有生理學上的血緣關系。
知道真相后,曹小偉立即返回了家。看到DNA鑒定,施艷無話可說。其實,那份收養(yǎng)手續(xù)是施艷兩年前無意間看到的。當時,曹小偉和父親關系惡劣,還處處和自己作對,她就想著,如果能把曹小偉趕走,既替丈夫出了氣,也能讓自己過得安穩(wěn)些。如今看來,也不過是一場鬧劇。看看病床上的老公,施艷再沒了往日的氣焰。而此時,曹小偉也不想和施艷計較了,畢竟她是父親的妻子、妹妹的母親,他只想把有限的精力放在父親的康復和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