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家好問
周末互動,小婚家提問,網友來支招,本期問題獲得了近千名熱心網友的參與,本文節選部分網友精彩評論、婚家編后感,情感大拿果然在民間啊!
問題 | 半個月前我與老公因一點生活瑣事爭吵,他再次陷入沉默。一沉默就是十來天。在這期間,我曾多次主動溝通,當面談話、發短信等,但老公的態度都很冷漠。直到前天,我再次懇求他和解,他才開始理我。我倆結婚一年,老公的冷暴力平均一個多月就一次,最長的一次將近半個月。老公冷戰時無法溝通,等和好后找他溝通,老公又會說掃興的事過去不要再提了。反復多次地發生這種情況讓我很絕望,我該離婚嗎?跟法院提出訴訟,可以拿冷暴力當證據嗎?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
小豆雯子回復 | 其實我也有這種情況,這樣的婚姻很累。也許從一開始就沒有個好的基礎,導致老公現在只要不高興,就不說話。我也不想再主動去迎合什么了。說到離婚又沒脾氣,因為還有孩子,但心里清楚,這樣也是對孩子不負責任。一個不完美的婚姻,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
于丫丫回復 | 冷暴力,很可怕的一個詞匯,也是對于感情對于家庭致命的“暴力”。你可以和他長談一次,有想法可以說,有意見可以提。如果還是無濟于事你可以反過來對他冷暴力一次,試一下,也許會有效!不要輕易離婚,對你對他對你們雙方家庭都會是不小的傷害!
悟回復 | 我和老婆結婚三年,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其實吵架后不是不想哄她,只是覺得老婆在氣頭上很難哄,不如消失幾天,等她氣消了再哄,或者安靜幾天好好想想解決問題的方法。
ray回復 | 在男人心里認為我不說話就代表這件事我不愿意和你糾纏,或者是等你消消氣發過脾氣再和你溝通,但是礙于面子男人又不便把話說得很清楚。
克拉瑪回復 | 我認為你們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在每日生活中,夫妻可以達成一個協議,每天約定10分鐘的“精心時刻”作為溝通時間,在這個時間里,將自己的苦悶和壓力都可以說出來,配合親密的動作會效果更佳。
微訪談
本刊官方微博不定期邀請心理、法律、育兒、健康等方面專家進行微訪談,請讀者持續關注!
訪談精選
江南問:在生活中面對孩子不聽話或不配合等問題時,爸爸們往往手足無措,請問應該怎么做會更好些,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鑒呢?
答:不同孩子有不同方法。一,鼓勵孩子;二,講道理,三,多溝通;四,做示范。這是需要你在日常中對孩子的觀察總結得來。也可參考《奶爸經》關于氣質教育的章節。
王蕾問:請問,爸爸帶女兒,會不會跟寶寶玩不到一起?比方女寶寶喜歡芭比娃娃,爸爸會不會把女寶寶教育得比較硬朗好動呢?
答:爸爸的玩法和媽媽是不一樣的,這本身可以給孩子帶來新鮮感與全新的視角。有些做法是與生俱來的,比如說爸爸做孩子的觀眾、傾聽者、贊美者,這都能夠增加親子關系的親密性。但是有些是需要學習的,如何給孩子做示范,如何進行游戲的角色扮演,如何調動孩子去思考。
大猴子桃桃問:請問如果是爸爸帶孩子的話,是不是也能讓爸爸更加獨立、自信、有擔當?能讓年輕的爸爸盡快適應父親的角色呢?
答:您這個問題非常好。父親參與親子教育,本身就是對父親的“反向教育”。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在成人之后,都會產生一種思維定勢,夫妻會漸漸寬容對待自己的問題,而擴大對方的問題。當孩子出現時,父母就會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典范”,所以父親參與育兒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