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吵架,孩子小腦小
父母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缺少關愛、情感淡漠和關系緊張等,會影響孩子小腦發育。英國一項研究發現:11歲前經歷過輕度至中度家庭問題的孩子,其小腦部分相對較小。而小腦與學習、壓力調節及感覺運動控制關系密切。兒童小腦較小,還可能增加成年后患精神疾病的幾率。
玩一小時的游戲也無妨
在對5000名10至15歲的兒童進行跟蹤測試后,牛津大學研究者發現:每天玩游戲時間不超過一小時的兒童,比不玩游戲的兒童有更好的社交能力、自我調節能力,而且他們普遍對生活很滿意。調查還發現,花少量時間玩游戲的孩子,在情感方面出現的問題也比其他兒童要少。當然,凡事得有度,家長不能因此放縱孩子,沒完沒了地沉迷于游戲。
女子有才便是德
夫妻受教育程度接近,能降低離婚率。研究人員發現,男人愿意娶受教育程度更高、更聰慧的女人。這一趨勢同男人掙錢女人持家的婚姻模式,向男女更趨平等的婚姻模式轉變相吻合。夫妻受教育程度、婚姻模式和離婚風險之間的關系表明,社會正在接受女性比男性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現實。這意味:女性受教育程度雖然超過了男性,并不會對婚姻穩定性產生負面影響。
沒有父親陪伴的女孩易早熟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在對多名6~8歲女孩進行年度跟蹤調查(乳房發育、體毛、月經初潮前的青春期性征)后發現,在較高收入家庭,缺少生父陪伴的女孩,更容易過早出現乳房隆起和體毛等第二性征。包括生父陪伴等家庭環境因素,是導致女孩青春期提前的獨立因素。所以,父親多抽時間陪伴女兒,有益女兒身心健康。即使在離異家庭,為了女兒的健康,父親也應該抽出一定時間陪陪女兒。
不后悔離婚的人并不多
高達54%的人在離婚后感到后悔。其中42%的人,對于離婚有更強烈的遺憾感并試圖復婚。在此基礎上,21%的人在離婚后重新生活在一起。這些人中有一半人認為,重新在一起后,他們的關系較離婚前更幸福和穩固。多數人離婚后感到后悔的原因,無外乎是缺少配偶、認為自己很失敗、仍愛著前配偶以及對孩子的愧疚感。
“妻管嚴”男人易早亡
丹麥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爭吵不休的情侶死得早,而怕老婆的男人死于中年的幾率更是翻倍。在對1萬名中年男女進行調查后發現:每10萬人中,有315例死亡是由配偶對其苛刻的要求,以及要求導致的焦慮造成的。相反,耳朵經常被老公“施暴”的女性,死亡率不會受到明顯影響,女性對來自丈夫的苛責和嘮叨,幾乎是免疫的。
“高潮”其實可以長達兩星期
英國某大學研究者在對多名受訪者長達半年的跟蹤調查后發現:對性愛不滿意的人,其負面情緒更多。而性生活質量高、常有高潮的人,會變得更加積極樂觀。這是因為,人體內的化學物質會對人的行為、情緒和認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諧的性生活能讓人體產生多巴胺,這種激素帶來的愉悅感最多可以持續兩周。而那些在性方面長期得不到滿足的人,體內多巴胺會下降,容易變得脾氣暴躁、郁郁寡歡。這時一些人會通過暴飲暴食來緩解,最終對身體造成傷害。
1米75的男人性愛質量高
匈牙利的一項研究發現:個頭適中的男性(身高1.75米左右)性愛質量更高,更富有激情。而他們的性愛活躍期在26歲至35歲。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體內激素、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因素有關。因為太高或者太矮的男性,獲得異性青睞的機會,比個頭適中男性要相對少些。不過研究也同時指出,身高不是性生活的決定因素,那些長期進行體育鍛煉、飲食健康的男性,無論高矮,都一樣可以擁有高質量的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