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時,九斤剛好8歲。由于我下班的時間不固定,我想讓他放學自己回家,順便還能鍛煉下他的獨立性。我跟九斤說了我的想法,他很開心,蹦跳著把一串鑰匙拴起來掛在脖子上說:“媽媽,你放心吧,我行!”
可是,學校與小區隔著一條馬路,高峰時總是車來車往,我很糾結,這個計劃遲遲未能實施。九斤的三爺爺知道這事兒后,主動提出接他放學,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可是,才接了兩三次,九斤就開始和三爺爺玩起了“躲貓貓”。每次見到三爺爺來,他就加快腳步跑回家。等年邁的三爺爺追上他時,九斤已經坐在樓梯口等很久了。為了安全起見,三爺爺開始采取措施。他把家里的舊衣服撕扯成若干布條,搓成一條長長的繩子,準備下次一出校門就把九斤抓住綁上,然后像遛狗一樣牽著回家。還好,這事兒被九斤的小姑提前探知,及時制止了。
我問九斤:“為啥每次三爺爺去接,你都要自己先跑?”“三爺爺實在是低估了我的實力,死死攥著我,一路上喋喋不休地灌輸安全知識。”為了避免九斤的逆反心理讓老人家更辛苦,我只好請三爺爺休息,自己繼續接送。實在不能及時趕到,就請弟弟或者弟媳幫個忙,把九斤接到他們家。就這樣,一直堅持到九斤上三年級。
這時候,九斤強烈要求獨自上學、放學。可我依然前怕狼后怕虎,找各種借口護送。有一次,我接九斤放學,他竟然撅著小嘴埋怨:“媽媽,你不愿意讓我勇敢。”這話說得……哎,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答應了九斤的要求。
起初,我都是在后面跟著,隔著不遠不近的距離,偷偷護送,還好每次都沒被那小子發現。直到那次放學的路上,親眼見到九斤的舉動,我才放心。九斤跟一個同學過斑馬線,眼見著右方開來一輛卡車,那個男孩卻看也不看就要沖過去,結果被九斤一把拉住。車呼嘯而過之后,我聽見九斤在大聲地“教育”那個孩子:“過馬路的時候,要看好左右沒車時,才可以快速通過的。你媽媽沒教你啊?”這孩子還成了小大人了!
沒多久,九斤對我說,他想自己坐公交車去小姨家找弟弟玩兒。我家離妹妹家有5公里左右,要坐4站公交,下車再走500多米才能到。我雖然心大,也愿意相信孩子,但這個過程實在是充滿了不確定的風險,不能答應。九斤開始軟磨硬泡,苦苦相求,希望我給他一些信任。哎,什么事到他這兒,總能上綱上線。無奈,我只好再次妥協。我用的當然還是老辦法,趁他不備,偷偷跟著做暗鏢。
上車后,我找了一個角落躲著,不讓九斤看見。他倒心寬,大搖大擺地找了個座兒,玩起了玩具。快到妹妹家那一站時,我伸頭去看他的反應。嘿,真是心底無“險”天地寬啊,他居然睡著了。畢竟我答應了九斤讓他獨自“冒險”,所以即便過了站,我也沒有吱聲。到了終點,九斤還在睡,直到售票員阿姨喊他才醒。見小家伙大夢初醒,懵懵地不知所措,我趕緊上前來“認領”,結果還被司機和售票員“拷問”半天。
雖然第一次獨自出行以失敗告終,但九斤說,這叫吃一塹長一智,以后出行盡量不坐著。他說公交車就是個大型搖籃,晃晃蕩蕩的一坐上就想睡覺。這一點讓我十分賞識,這說明他善于自我總結了,當然,這也增強了我對他的信任。
不過,我對九斤的這份信任,在別人看來,卻是另一番景象。一次,九斤的姑姥姥見到他穿了一雙輪滑,書包亂七八糟地扔在乒乓球案上,脖子上還掛一大串鑰匙,在小區廣場上玩兒得汗流浹背。老人家禁不住鼻子一酸,差點落下淚來。不過,小九斤早已習慣了,還對我又親又抱地感謝:“媽媽,謝謝您信任我!”
我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九斤還會有更多的嘗試,比如獨自坐火車、乘飛機遠行。我希望,我也能夠和他一起成長,做一個永遠信任兒子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