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閱讀學習效率,掌握并運用好方法尤為必要。閱讀學習方法在閱讀學習中發揮著“橋”和“船”的作用。掌握好學習方法,可以使人讀得更科學、更有效。《閱讀方法指導論》一書是語文課程學習指導叢書中的一部,力求通過對方法的掌握與運用,使學習者避免暗中摸索,走上閱讀的快車道。如何讓閱讀學習方法走進學習者,使其理解更透徹,掌握更正確,使用更合理?本書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理論建構和實踐運用的統一。就閱讀學習方法來說,學習理論、元認知理論以及對閱讀有指導作用的理論都是它的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掌握多種閱讀學習方法,強調多種方法的靈活運用,是研究和發展閱讀學習方法的指導思想。該書據此全面論述了閱讀學習方法的地位、內容、目標和發展,但閱讀學習方法理論的價值要在閱讀學習實踐中體現,理論應避免與實踐脫節。如在閱讀學習中要考慮,一種方法分幾個階段進行,主要任務和內容是什么,學生容易出現哪些問題,教師應采取什么措施和方式等。只偏重技能指導將制約學法指導的效果。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有利于實現閱讀學習過程、方法與結果的統一。
二是宏觀策略與具體方法的配合。閱讀學習的宏觀策略涉及對閱讀價值的認識,對閱讀所持的態度,對閱讀的整體部署和安排,包括閱讀學習的整體設計、閱讀學習目標的確立和控制、閱讀學習書目的選擇、閱讀學習程序的安排、閱讀學習原則的把握等方面。閱讀學習的具體方法是指在具體的閱讀學習活動中所使用的操作層面的方法,可從多種角度分類,本書按照現行語文課程標準標準所強調和要求的,對朗讀、默讀、精讀、略讀和速讀五種閱讀的基本方法進行研究和探討。對閱讀學習方法,從宏觀上選擇科學的學習策略,可以使人明確方向,增強動機。在此基礎上,把握學習目標和特點,掌握具體方法,易于熟練并靈活運用。
三是傳統方法與現代方法的結合。我國有豐富的、民族特色鮮明的閱讀方法,如“三到”讀書法、“猛攻”讀書法、出入法、抄錄記憶法、涵泳法、“不求甚解”法等,這些方法仍然顯示出生命力。但是,隨著知識增長的速度加快,隨著閱讀環境的改變,一些新的閱讀學習方法正在形成和發展,如多媒體閱讀法、自讀五步法、鑒別閱讀法等,網上閱讀學習方法也成為新的研究課題,這些新方法滿足了學習者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的需求。因此,閱讀學習方法的運用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熔鑄鮮明的時代特色。
本書以指導立意,著力于指導,提出閱讀學習方法的指導要堅持目標性、主體性、實踐性、計劃性、鞏固性和課內外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指導方式和模式,將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導、系統指導和隨機指導、集體指導和個別指導有機結合起來;將傳授式、導練式、啟悟式有效運用起來。全面的指導,使學生對各種閱讀學習方法了然于胸,通過學習和掌握,培養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同時,也便于教師參照實施,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閱讀方法指導論》,喬桂英著,語文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