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轉型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部分教師師德素質滑坡,教學理念滯后,專業知識匱乏,使得高中學生對教師的信任狀況并不樂觀。要解除高中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危機,要從教師自身和社會、家庭等方面著手,努力化解信任危機。
[關鍵詞]信任;危機;分析;解除
信任危機作為近幾年來頻繁出現的一個新詞,是一個倫理學術語,表示社會人際關系產生了大量虛偽和不誠實,人與人的關系發生了嚴重危機。具體說來,它是指一定社會或群體的道德原則和規范不被人們所遵守,人與人之間缺乏一種道德的聯系和約束,彼此都無法相信對方的真誠和忠誠,因此不敢委以對方重任的現象。
一、高中學生對教師信任危機的成因探析
(一)從教師方面看:觀念滯后,師德滑坡,知識匱乏
新時期,對于“教師”一詞的解讀有了新的含義:教師不是教學上的統治者,以往學生一味依賴教師的局面因為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而轉變。但一些教師仍沒有徹底的擺脫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 推崇封建時代的師道尊嚴,致使教師與學生在人格、地位上出現不平等, 一切仍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情感、動機、尊嚴、自信等人格價值的需要, 因而造成師生信任度降低。
(二)從學生方面看:分辨能力低,認識偏頗
社會環境對學生影響是廣泛的。從個體到群體,各行各業的人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同時,學生受影響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各種媒體、時尚、風氣等都是影響教育的渠道。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的思想、高犯罪率都會給學生的身心帶來嚴重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青少年時期盡管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有了極大的飛躍,但其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
二、解除高中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危機
(一)從教師方面講
1.加強師德修養,增強人格魅力
師德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教育的發展水平和質量。為此,教師必須加強師德修養,提升人格魅力,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增強教育的實效性,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更好更快地解除中小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危機。
2.堅持終生學習,跟上時代節拍
終生學習是時代對教師的新要求。21世紀是一個知識化、信息化、學習化的社會。生活、工作的快節奏使人們始終處于一個因已有的知識很快老化過時而需要不斷學習的挑戰環境之中,因此教師要做一個學習型、研究型、讓學生敬佩信任的現代教師。只有與時俱進,終生學習,才能和新時代的學生的思想接軌。
3.更新教學觀念,努力提高能力
教育思想觀念的更新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進行素質教育首要的、最難的是觀念的轉變。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教育思想中的價值觀、質量觀、人才觀、教師觀和學生觀。從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進行素質教育,變知識再現型學生為知識發現型學生,轉變那些不適應知識經濟發展要求的陳舊思想和觀念,培養創新人才。
(二)從社會和家庭方面講
1.制度約束——直面問題
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已出臺多項政策加強師德建設,重點化解教師信任危機。2013年底教育部出臺師德考核評價規定,不但要劃定師德“紅線”,還要實施教師資格“五年一注冊”,凡此種種,都是為了遏制極少數教師的師德墮落,努力提高師德修養和教學水平,引導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知識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傳承者、道德的示范者。
2.人性關懷——另辟蹊徑
化解教師信任危機重在約束,而化解職業危機重在解放,尤須教育部門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提升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社會地位。
3.第一環境——循循善誘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環境。產生師生信任危機,父母不無責任;破解師生信任危機,家庭責無旁貸。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