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它對中低階段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生進行繼續學習的基礎和根本。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學習,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空間想象和邏輯分析。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關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長方形;正方形;空間
[教材分析]學生在一年級已經接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對它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還不精通和熟練。在這里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我們身邊的一些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進一步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并且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它們的特點。
[學情分析]學生在三年級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也有了一些生活常識。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現象和事物來學習和感知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快、更深刻地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關知識要點。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測量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通過學生的探究思考和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增加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主動地通過觀察、操作、比較,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工具]多媒體、魔方、文具盒、紙、剪刀、尺子
[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教師首先拿出準備好的魔方和文具盒,讓學生觀察。立體的實物,多彩的顏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關注課堂。學生對這些東西非常熟悉,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它們的側面分別是正方形和長方形,學生在觀察中就進一步認識了這兩種圖形。
2.自主探究。在學生認識了正方形和長方形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看看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和長方形。通過學生的探究,學生會發現生活中這樣的圖形無處不在。通過學生的探究,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長方形和正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每一個角是怎樣的,鼓勵學生積極地去探究和學習,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3.合作學習。一個學生只有在集體中才會爆發出他的活力和生命力,智慧才能得以展示。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拿出準備好的紙、剪刀、尺子,在小組中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去剪切得到正方形和長方形。學生在動手中增加學習樂趣,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4.拓展思維。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幫助讓學生觀看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是可以進行相互轉化的。在轉化過程中它們的四條邊和四個角都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邊長。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耳目一新,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觀察中進步,在思考中鍛煉。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更加明白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聯系。
5.練習鞏固。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這里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圖像讓學生去分辨,了解學生對于圖形的認識情況;也可以讓學生再次動手親自去繪制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在動手中測試學生對于圖形的理解情況。
6.課堂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教師主要就是讓學生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并且掌握它們各自的特點,了解它們邊和角的特點。同時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可以進行想象和邏輯思考。
[教學反思]在整個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步步引導,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動手操作、演示觀看等方式進行學習,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新鮮感,使之在教師的引導下,親歷了學習過程,成為了課堂的主人,真正實現了高效課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