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現小學語文新課標的理念,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教師可從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在先學后教課堂模式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對單元整體教學進行思考和憧憬幾個方面實踐小學語文的整體教學。
[關鍵詞]高效課堂;單元整體;小學語文
一、要進行單元整體教學
自從開展“先學后教,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以來,課堂有了統一的模式,這種模式給課堂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有諸多優點:師生的合作意識得到了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得到了顯著提高等。然而隨著實驗的深入,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學生預習效果不好;課堂上總是時間不夠用;學生發言質量不高,朗讀訓練和情感熏陶不夠到位;統一的模式,重復的流程,讓師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厭倦感;公開課不精彩,教師的個性風格也難以顯現。
教師應該學會使用教材,大膽取舍,積極整合。教一篇課文不要想面面俱到,而要學會抓住重點,教學生領悟學法,節省出時間來讓學生大量讀書,從而達到舉三反一。厚積薄發的效果。
二、在先學后教課堂模式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
教師應該努力找到自主合作學習與主題學習的結合點,整合單元教材,進行主題學習,把課改工作推向深入。
1.單元整體預習。對于課堂,目標導向是重要的。單元教學時,要讓教師和學生做到整體預習,“整體預習”就是在單元教學之前,指導學生以全組教學目標為依據,以“導讀”提示為線索,來感知教材內容、訓練重點、習作要求和基礎知識,確定自己的學習方法。主要目的是運用目標定向,激發學習動機。預習的方法可采用分組討論式、提綱導學式、逆向通讀式、列表分析式等。
在整體預習課上,筆者的教學過程是:(1)出示語文園地中的成語,讓學生讀,并說說讀到這些成語讓人想到了什么,將語言積累與閱讀理解有機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的領悟和表達能力;(2)出示單元目標,讓學生自我比對,教會學生逐步學會制定學習目標;(3)檢測預習,自學字詞;(4)整體感知,概括主題,在這個環節中,首先需要教師的示范引領,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擬定一個主題,再結合課文內容來說理由;(5)習作指導,提前放題;(6)暢談收獲,激發情感。
2.單元集中識字。在識字教學時,教師要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采取了“單元教學,集中識字”的辦法來進行識字。
人教版教材單元分組性強,閱讀目的明確。教師可按照每個單元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根據閱讀的需要,圍繞閱讀的要求,來確定每次集中識字的數量和形式。把每個單元課文中的生字集中起來,加入適當新字,按同音字、會意字、形聲字、基本字帶字等多種方式,進行同類相聚、分類排比的歸類組合,使每個單元的教材成為由集中識字、閱讀課文兩部分組成的統一體。
3.單元整體推進。“單元整體教學”最終要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在單元教學伊始,教師可讓學生通讀單元教材,整體了解單元學習內容,并初步發現疑難所在。整體感知時鼓勵學生記下疑難字詞和問題,小組交流整理后填寫預習單交由教師瀏覽,為教師的針對性教學提供一些依據,也為同學間的交流研討提供平臺。同時,教師相機指導收集相關資料,為進入“重點探究”做好準備。在教學時,要求立足整體,兼顧具體學習內容、學習過程的特點,突出教學重點,靈活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主線推進教學過程。
三、對單元整體教學的思考和計劃
單元整體教學以整體的方法來處理教材、教學問題,以語文實踐為主線來推進教學,注重三維目標的整合,有利于學生整體思維和整體把握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但“單元整體教學”注重整體感悟,注重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鞏固知識,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
因此必須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提前備課,熟讀教材,整體把握這個單元的主題和語言文字訓練點,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在整體預習時,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和思考,在生字的學習中,要督促養成查字典、自學的好習慣。同時,要注意因材施教,給后進生更多的關愛和幫助;課堂上要形成平等的對話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說,敢于提問質疑;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樂于表達,培養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