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引導學生在校訊通網站上開通博客,撰寫博文,讓學生在博友的點評與鼓勵中,激發寫博興趣。師生一起寫博,交流寫博經驗,用榜樣的引領力量讓學生更快地成長。及時評價,讓學生在收獲碩果中收獲自信,愛上寫博。
[關鍵詞]博客;興趣;拓展;寫作
習作曾經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所在,因為多數學生缺乏觀察和分析的能力,沒有足夠的語言積累,缺乏對寫作的興趣。近年來,筆者堅持讓學生在著名的教育網站——校訊通網站上開通博客,撰寫博文,并建立了班級博客圈。對于這個新生事物,學生興趣濃厚,寫作能力也有了明顯提高。
一、寫博——培養寫作興趣,激發寫作熱情
校訊通博客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寫作空間,因為學生在經營自己博客的時候,通過欣賞他人的博文,讓自己的視野更開闊。同時,博客作為一種網絡平臺,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許多語文教育研究者已經敏銳地覺察到博客對于寫作教學的價值。自博客興起以來,博客和作文教學有效整合的研究就一直受到語文教育界的關注。
在博客圈里,學生可以學習一些優秀博文的寫作方法,并從博友的跟帖評語中找到自己不曾發現的優缺點。甚至,各位博友的評論也可能成為他們堅持寫博文的動力源泉。文字的點擊率與關注程度,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榮譽感,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位學生不無自得地說:“在博客世界里,我也小有名氣!”毫無疑問,博客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成功心理和成就意識,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的熱愛和興趣。
二、注重生活的情感體驗,主動積累寫博素材
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對每個學生而言,無論其生活于何種環境下,都會有一定的生活積累。教師的舉手投足,父母的點點滴滴,同學的日常相處,自然和社會或美或丑的現象,都可以有效地轉化為寫作內容。然而現實情況恰恰相反,大部分學生沒有素材意識,寫作時絞盡腦汁地抄襲、模仿、編造,甚至吹牛。
教師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習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更應該有整合教學的理念,作文素材不是憑空產生的,需要以客觀事物為基礎。盡可能多地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幫助學生學會觀察、積累、表達。
學生在校訊通博客中,互相欣賞文章的同時,也在互相汲取可進行寫作的素材,作為教師,可以經常布置一些有創意的作業,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例如,讓孩子在周末時保管一只生雞蛋,并把整個過程與心得體會用文字記錄下來。有了生活的積累,多數學生能寫出自己真實的體驗過程,
三、師生一起寫博,榜樣的引領力量讓學生成長得更快
有人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教師,就是給學生做榜樣的人。教師以一個博友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開博、寫博”,既是寫作的表率,也在和學生一起感受博客的趣味。師生都開通博客后,教師可在講解完習作知識之后,進行“下水”作文。隨時記錄自己下筆前是如何思考的、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寫完后是如何修改等內容。同時,學生也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問題隨時歸入其中,師生互動交流,共同體驗寫作中的酸、甜、苦、辣,學生一定會從教師的寫博歷程中受到啟發,從而對作文產生興趣。
四、及時評價,讓學生在收獲碩果中激情澎湃
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作為教師要促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并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而校訊通博客里的自評互評功能,也恰好符合新課標的這一理念。我們還在班級里設置“勇攀作文高峰”的評比欄。并采取一系列加分和獎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等到累積到一定的分值,教師再給予適當的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讓他們體驗到成就感。教育心理學表明:成就動機能使學生產生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在作文教學中,通過給予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在寫作后都或多或少地獲得成就感,會使學生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樹立“我能寫”“我能寫好”的自信心,促使寫作興趣的不斷高漲。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