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心設計課外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生活化的作業可以引導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進生活,更能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多種思維活動,有利于在實踐中發展學生的智能。
[關鍵詞]作業;設計;多元化
作業是鞏固消化所學知識的有效手段,同時又是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載體,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拓寬學生作業渠道,注重實踐性
1.操作型——做一做
為了增強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結,使課文靜態的文字變成學生腦中優美的圖畫,教師要設計操作型作業,讓學生依照課文內容做一做。如學習《風箏》一課,讓學生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這樣,結合課文內容,邊操作,邊口述,將課文知識內化為學生腦中的知識,不僅使他們對風箏的外形特點有了更深的了解,更鍛煉了動手操作的能力。
2.摘抄型——找一找
讓學生辦手抄報,做報刊資料卡片,可以使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讓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以及各種工具書,查閱資料,獲取多渠道的信息,培養他們搜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3.情境型——演一演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積極主動地學習,以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克服作業活動中單調乏味的現象。如:用“喜氣洋洋”造句時,啟發學生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人們的表情是喜氣洋洋的。然后讓學生敘述一些令人喜氣洋洋的情境,甚至讓學生來表演,這樣,學生就能造出生動的句子。
4.人文型——說一說
給學生本性獨白的機會:寫出一個真實的自我,說出自己想說的心里話,自己想做什么,想去哪里,想傾訴什么,想怎么打扮等等,讓學生來幾下由衷的慨嘆:我真想……我真想……一吐為快,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
5.實用型——寫一寫
讓學生練寫應用文:身體不適,寫一張請假條;班級開展活動寫一個通知;撿到東西,寫一個招領啟示;要參加某一活動,寫一個申請書;教師節到了,給過去的教師寫一封信,表達自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6.實踐型——練一練
語言的鞏固訓練,光靠幾題書面作業是遠遠不能湊效的,還應和口頭作業搭配起來。如:讓學生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送去祝福;和工廠聯系參觀事宜;當小記者去采訪,聚焦熱點;關注家鄉發展,為家鄉做廣告。
7.觀察型——看一看
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分析外界事物,感受大自然的美。除了布置有目的觀察外,還應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時多留心觀察,捕捉生活中的新鮮事,然后通過小組討論會等形式,讓學生在毫無顧忌的談笑中交流,或者讓學生寫進日記。這樣,既培養了觀察能力,又為寫作文積累了素材。
二、提高學生作業興趣,注重多樣性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苯處熢谠O計作業時應讓學生多與生活相聯系,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價值和樂趣。尤其應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演講、演課本劇等形式來感受課文的思想內容。例如,教師在教學一組描寫動物的課文之后,可以布置出一期關于動物的手抄小報,這不但深化了所學知識,還鍛煉了動手能力,學習報紙排版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能力,使學習終身受益。
三、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注重自主性
由于受傳統的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完全服從于教師,作業更是如此。對于“做什么”“怎么做”,學生只有執行完成的責任,完全沒有發言權。這種現象與當代以培養創新精神為核心,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素質教育相背離的。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以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