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只有在心中懷有對學生的愛及對教育教學事業的愛,在平時教學中貫徹好“四策略”,即:目標策略、方法策略、評價策略、情感策略,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實現與學生的良好互動,營造生動活潑、興趣盎然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策略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通過話語或一些肢體語言(如眼神、手勢等)相互進行溝通交流,傳遞思想或情感的行為。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師生心理、情感、行為、意識等都會不斷地發生變化,而教師要做的是讓這些變化朝著正面、積極的方向發展,使之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一、目標策略
目標策略指的是教師要為每一節課的課堂教學設定合理、可實現的目標。為了制定科學、全面、合理的目標,教師應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第一,深入鉆研教材。鉆研教材是設定合理目標的基礎。只有深入地鉆研了教材,教師才能真正發掘出教材中所蘊含的知識、技能、情感、策略等方面的目標。第二,客觀分析學生。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是設定合理目標的關鍵,因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總是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發展之上的。
二、方法策略
方法策略指的是為實現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手段。主要體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氛圍。教師一定要在研究教材和學生的基礎上選擇各種適合的教學方法。在靈活運用現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基礎上,教師也可創造性地運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往往這些新的教學方法能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增添新的活力。
2.溝通方法。溝通從“心”開始,溝通從“心”開始指的是教師必須是真誠地、懷著平常心來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只有平等地對待學生,以平常心與學生交流,這樣的溝通才會是有效的。只有心懷真誠,教師才可能實現在課堂上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溝通要“巧舌如簧”,具體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不同的問題、不同的現象、不同的情景等要能夠及時而巧妙地運用語言進行解釋或闡述。溝通要“眉飛色舞”,課堂內與學生的良好的交流不僅要“巧舌如簧”,還得“眉飛色舞”——即生動形象。那么,如何才能使我們與學生的交流做到生動形象呢?首先,要注意聲音的抑揚頓挫,只有結合具體的情景和情感而高低起伏變化的聲音才不會讓人產生厭倦,才能打動人。其次,要注意充分利用體態語,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利用眼神、臉部表情及其他的一些肢體語言來傳遞信息和情感,從而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更加生動。
三、評價策略
教師對學生課堂上的表現進行合理而積極的評價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但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評價必須是積極的。對于學生的精彩回答,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對于學生不太出色甚至錯誤的答案,教師要用一些安撫的話語,并且通過耐心的引導幫助他們獲得正確的答案,即使他們最終無法給予正確的回答,教師也應該講一些勉勵的話語。
2.評價必須是有感情的。無論是鼓勵、勉勵還是安撫,教師的話語都必須是飽含真情的,這樣才能打動學生,教師的真心愛護終將會變成學生學習的動力。
四、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指的是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正面、積極的情緒體驗。教師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計各種不同難度的問題或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相應的問題或完成相應的練習,從而使每一位學生能品嘗成功的滋味,而正是這種成就感的獲得會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2.讓學生快樂地學習。獲得快樂是人的天性,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地學習,只有快樂的學習才會是最有效的。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