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初中生學習化學課,如果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會更輕松。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堂用心、及時完成作業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初中生;化學學習;方法指導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通過初中化學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學到系統的化學基礎知識,而且能提高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還能培養嚴謹的學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使學生能用辯證法原理看待問題,也能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打下牢固的基礎。因此,學生一定要認真學好這門功課。
一、課前要預習
每次上新課之前一定要抽時間預習,先預習基本概念,然后看例題,再做適量的配有標準答案的同步練習,做完后及時對照答案,把做錯的題目再反復思考,如果還沒有弄懂,就做好標記,等教師講解時集中精力解決疑難問題。
通過預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有目的地聽課。
二、課堂要專心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苯處煹淖饔镁褪菐椭鷮W生解決疑難問題的。故學生通過預習,一定要帶著疑問來聽課,一定要知道每節課要解決什么疑難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專心聽課。在認真聽課的同時,一定要做好筆記,把每節課教師講的重點、難點以及自己的疑點記下來,還要把關鍵性的、規律性的、實質性的內容和對自己有啟發性的地方簡明地寫在書本上,便于以后復習。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三、課后要及時復習
一堂課的內容,幾分鐘就可以復習完。有時可以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復習能加深理解,復習能鞏固知識。對于比較重要的段落內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復復習,認真思考,并把它標上記號,以備以后再次復習時注意。也可以把重要內容、關鍵詞句寫在筆記本上,還可以寫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想法和認識,或記下不懂的問題,以備查詢。把每個章節進行梳理總結,弄清楚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注意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把課本吃透。課本就是學好該科知識的根本。
四、作業要及時按質按量完成
學生做作業的目的不是應付教師的檢查,而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查漏補缺。作業不在多,而在于精。好的習題不但能使學生做一個題會一類題,而且能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興趣和愛好,使學生不滿足于課堂所學,主動去探索實踐。所以學生做作業一定要親自動腦去做,絕不能抄襲別人的作業,一定要認真完成,不能馬虎。作業要在復習好了課本以后再做,這樣做作業的速度就會很快,質量會更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做作業能進一步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起到強化記憶的效果。
五、考后要及時總結
測試后,教師都會認真講解試卷,指出學生試卷中常見的錯誤,并指出解題思路、規律、技巧和方法。學生在聽試卷講評時,不要只抄正確答案,關鍵是要用紅筆訂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錯解,以便于與正確答案做對比,找出答錯的原因,真正做到考后一百分。并且把做錯的題目寫在錯誤檔案本上,便于以后反復復習。過一段時間還應把以前做錯的題目再重新做一遍,看看現在是否真正掌握了。錯誤檔案本要經常翻閱,這樣就不容易遺忘。被整理過的試卷可以先放到一邊,這樣就相對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六、采用靈活多樣的記憶方法
記憶的方法有很多,如詩歌記憶法、諧音記憶法、濃縮記憶法、快速記憶法、形象比喻記憶法等等。詩歌記憶法:如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實驗開始先通氫,趕盡空氣再點燈,黑色變紅撤掉燈,試管冷卻再停氫,早出晚歸是氫氣,遲到早退酒精燈,前者顛倒要爆炸,后者顛倒要氧化。諧音記憶法:如地殼中各元素的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鋁”可諧音為“養閨女”。又如金屬活動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錳、鋅、鐵、錫、鉛、銅、汞、銀、鉑、金,可諧音為“加個那美麗的新的喜錢統共一百斤”。濃縮記憶法:如實驗室制氧氣的七個實驗步驟為:檢、裝、定、點、收、移、熄。又如過濾操作中的注意點可濃縮為“一貼、二低、三靠”。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