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師的個性對幼兒語言的發展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幼兒語言發展也是幼兒教育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幼兒教師要注重自身良好個性的培養,以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的大愛、人格魅力、積極情緒、良好個性修養等投身于幼教事業,從點點滴滴的細節中促進幼兒語言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教師個性;幼兒語言;影響;發展
小班的幼兒正處在語言的敏感期,他們語言的發展往往是通過自然的觀察和模仿。在幼兒園中,教師是幼兒模仿的主要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幼兒都喜歡去模仿,但由于幼兒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他們的模仿也是全盤性地照搬,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在平時和幼兒的共同生活與活動中,始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注意將美好的性情展示給幼兒。
一、大愛潤澤心田,發展美好語言
幼兒教師只有對幼教事業有強烈的愛心,深刻認識到幼教工作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才能形成從事幼教的職業道德觀念,對幼兒教育充滿愛心,無私奉獻,熱愛每一個幼兒。教育就是播種愛,收獲愛,幼兒教師的愛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精神養料,只有有了教師的悉心關愛,幼兒才能產生安全感和愉悅感,才能使幼兒感受到幼兒園就是自己的樂園。
教師身上散發出愛的磁力,幼兒才喜歡親近教師,在老師的面前才能暢說欲言,當幼兒說出一些話語時,如:“老師好、媽媽再見、謝謝你、真漂亮、我喜歡你”。教師要用自己溫和的表情和肌體語言來對幼兒表示贊許,在與小班幼兒交流時,教師要以微笑的表情望著孩子,耐心地等孩子完整地表述完自己的意思,而不是隨意打斷,否則就會讓幼兒養成說話不完整的習慣。幼兒教師只有和幼兒建立了親密無間的關系,幼兒才能對你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老師愛的溫暖,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親近感,他們會感覺老師就像親人一樣喜歡自己,關愛自己。尤其是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他們在把老師當成了親人的時候,才能敞開心扉,說出許多老師意想不到的美好的語言。
二、人格魅力呈現,產生深刻影響
幼兒教師的人格是其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理想情操、興趣愛好、處世標準、行為規范等方面的綜合體現,在幼兒教育中,幼兒教師的人格往往會通過自己的言行呈現在幼兒面前,對幼兒的心理及語言產生直接的影響。幼兒階段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幼兒每天大部分時間在幼兒園度過,他們與教師相處的時間甚至大于與父母親人相處的時間,幼兒在幼兒園中的游戲、飲食、學習等,都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引導,在幼兒的心目中,教師是最有地位的,是他們最尊重的人,在與教師的朝夕相處中,他們總是自然而然地模仿教師的言行,并將自己的言行與老師的言行進行比較,以此來判斷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確。因此,在小班幼兒語言的發展過程中,教師的人格是無聲的教育,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對幼兒語言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積極情緒感染,訓練幼兒語言
幼兒教師是幼兒接觸最多的人之一,幼兒教師的情緒狀態直接影響著幼兒的情緒,對其語言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積極的情緒是幼兒教師良好的個性元素,在幼兒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保持一種積極而穩定的情緒和幼兒相處。且不可將冷漠、狂躁、喜怒無常等情緒帶給孩子,要保持一個幼兒教師的美好形象,以包容、樂觀、進取、向上的人生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同時,還要在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干擾時,能夠進行自我調節,注意時時處處以積極情緒感染孩子。教師在積極情緒下,給與幼兒的表揚、肯定等積極的評價,使幼兒產生安全感和被重視的感覺,特別是教師還伴有親切的肌體語言時,幼兒會得到的良好的心理暗示,變得想說、敢說、樂說,這樣能有效地訓練語言能力。
四、良好個性修養,促進語言學習
幼兒教師良好的個性修養,可以給幼兒樹立榜樣,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良好的個性修養表現在活潑、自信、誠實、善于傾聽等多方面,如,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善于傾聽的老師對于促進幼兒語言學習和語言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因為,教師善于傾聽才能準確理解幼兒語言所表達的內容,表達語言的形式和運用語言的習慣,從而獲得如何與幼兒進行語言交流的技巧。教師善于傾聽,會讓幼兒產生說話的自信和愉悅,并將老師當成自己值得信賴的交流對象,產生說的興趣。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