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專業發展是動態持續發展的過程,教師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職業困惑和有不同的發展任務。根據高職教師學術性、職業性和師范性的屬性特點,要解決職業困惑和獲得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筆者認為基于真實工作情景以經驗活動學習為主,并賦予“師徒雙贏”“多樣化結對”“螺旋遞進”的創新式“現代師徒制”是高職校本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師徒制;高職;教師專業發展;途徑
師徒制又被稱為“學徒制”,長期以來在我國各行各業中被廣泛運用。在學校又被稱為“師徒結對” “傳幫帶” “導師制”“師徒幫帶”“帶教”“以老帶新”等。近年來,由于培訓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師徒制有被淡化的趨勢。但師徒制是在解決真實任務的過程中進行學習 [1],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知識、技術、文化傳承的形式,尤其是現代師徒制強調在真實工作情景中以經驗活動學習為主,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式。
一、高職校本教師培養的師徒制內涵
師徒制是校本教師培養中的一種形式。現代師徒制是強調在真實工作情景中以經驗活動學習為主的師徒制。關于師徒制,一些學者在研究中提出:師徒制指的是以一名有經驗教師的有效性和易接近性以及初任或需要幫助的教師的可接受性為特征的強化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一名初任或需要幫助的教師從一個有經驗者那里得到學術幫助、技術幫助、職業建議和心理支持,這些幫助和支持以一個成人學習的方式,通過觀察、持續不斷的討論、質疑和共同計劃來實現。其基本特征:教導、保證、鼓勵、咨詢和協助。
上述概念界定主要是以促進新教師的專業成長為出發點及最終目標。這些觀點在認識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只從新教師的角度出發,忽視了其對師傅專業發展的作用;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貫穿教師職業生涯始終持續的發展過程,事實上不僅新任教師需要專業成長,處于不同教齡階段的教師同樣需要持續不斷的專業發展;另外,在“傳、幫、帶”的內容上,由于高職教師學術性、職業性和師范性的屬性特點,不僅有教育教學方面的支持和幫助,還應有學術的和職業經驗的支持和幫助。因此,在高職教師培養領域應賦予現代師徒制新的含義:基于真實工作情景中以經驗活動學習為主,并賦予“師徒雙贏”、“多樣化結對”、“螺旋遞進”創新式傳承方式的現代師徒制。“師徒雙贏”指充分發揮師徒教師各自的優勢,從而達到師徒雙方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共同發展的最佳效果。“多元結對”指可以是教授式(學術結對)、企業家式(職業經驗結對)、教育專家式(教育教學經驗結對)的“多樣化”的結對師徒制,以達到全體教師全方位的專業發展。“多樣化”指“一師多徒式”、“一徒多師式”、“亦師亦徒式”等方式。“螺旋遞進”指教師群體可以以接力棒的形式層層推進,獲得教師專業持續發展,避免職業發展過程中的職業倦怠和高原現象。
二、“現代師徒制”對高職校本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
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貫穿教師職業生涯持續的發展過程,無論是新老教師,都有著自我發展的需要以及發展的潛力和空間。但由于常用的“一統化”培訓方式無法考慮到每位教師獨特的專業發展需求,培訓內容不是根植于每位教師自身的經驗和反思性實踐。“教師在職培養的新概念與新策略”:“現代師徒制”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最先在英、美等國產生,并逐漸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同與響應 [2]。現代師徒制的出現完善了統一培訓的不足,是培育教師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對“現代師徒制”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對高職校本教師專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一)現代師徒制有利于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
由于現代師徒制賦予了雙贏的結對目標,充分考慮結對雙方各自不同的發展需要。促進了師徒雙方共同的專業發展,充分調動雙方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需要提供更多的師傅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保障師傅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師傅的發展是培養優秀徒弟的前提。并且雙贏的結對目標和多樣化的結對方式適合于不同教齡階段的教師,滿足他們不同需要,因此對全體教師都適合,有利于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現代師徒制有利于教師的團隊建設
首先,現代師徒制以老帶新及多樣化的結對方式,能夠讓新來的員工更快、更好地融入學校,讓后進的教師及時跟上團隊的步伐,形成團隊的“梯隊建設”,層層推進,也能讓“師傅”體驗到更多的職業成就感,有效鍛煉了師傅的領導力。其次,豐富的結對內容,有利于各種教師團隊的形成,教授帶領的學術團隊,企業家帶領的技術更新、發明團隊,教育專家帶領的教學團隊,以及不同層面的教師合作團隊。另外,對于師傅來說,除了自我能力的提升外,還有一定的社會價值,能夠通過自己的閱歷來幫助別人一起成長,那是功德無量的一件事情。
(三)現代師徒制有利于教師合作文化的生成
合作型教師文化是指“教師按照某種合作方式,在互動過程中相互開放、信賴、協作、支持以達成一定目標,從而促進教師共同發展的關系形式”。由于現代師徒制的結對方式是雙向選擇,師徒雙方自愿并有共同發展的意愿和動力。充分考慮師徒的個性修養和興趣愛好,便于他們平等對話、友好相處、愉快合作、彼此交流。這種友好、融洽的關系中,師傅才可能把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方法、心得體會等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徒弟也才更容易接受師傅的教誨,并大膽地闡發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從而達到師徒雙方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效果,促進合作文化的生成。
三、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高職院校“現代師徒制”的實施策略
實踐證明,現代師徒制,即“師徒多樣化結對”是教師普遍認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途徑。
(一)厘清理念,認清目標
長期以來,師徒制中師徒之間的關系被看作是一種簡單的知識經驗的單向傳遞關系,主要以幫助新任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的學習提高為主,忽略了師徒之間的雙向互動和相互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師徒雙方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要提高“師徒結對”的效果,先要厘清觀念。跳出對師徒制片的面認識,看到“師徒結對”對師徒雙方教師專業發展的長遠意義。樹立“師徒雙贏”的結對理念,充分發揮結對教師各自的優勢,使他們以師徒結對的方式結成學習共同體,相互取長補短,在互幫互助中獲得各自的專業成長和發展。同時,使他們認識到“師徒結對”的雙贏目標,正確看待自己的權利和責任。
(二)機構保障,搭建有效平臺
從教師專業的長遠發展來看,帶教制度設計,即根據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將不同的內容安排在不同的階段,并層層推進很重要。為了保障現代師徒制對高職教師全方位專業發展的促進,高職院校應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專業機構“教師發展中心”,為現代師徒制及其他專業發展途徑的實施搭建平臺,為教師們提供教師結對資源,包括跨校、跨企業、跨領域結對。同時保障有專業的安排和評估機制有效的實施,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有實效支持和幫助。
(三)創新結對模式,激活教師資源
創新結對模式,建立“一徒多師”“一師多徒”和跨校結對相結合的模式,使單獨指導與團體指導相結合。由于一對一的指導方式是師傅一元的教學風格,接收的也往往是單向的經驗輸出和改進意見,師傅對徒弟的把脈診斷很可能不夠全面、透徹,徒弟在帶教過程中得到的指點、啟發及相關信息也相對有限。而“一徒多師”徒弟可以感受到多元的教學風格,了解多種教學思路,汲取豐富的教學智慧、科研智慧及職業經驗,并受到濃厚的教研文化的影響。這也有利于指導教師之間教學經驗的相互交流以及教育智慧的相互碰撞,使他們在指導別人的同時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因此,鼓勵所有教師都加入師徒結對的隊伍,全面帶動教師專業發展。
(四)完善評價,有效激勵
建立科學評價機制,樹立績效與發展并重的評價理念,注重師徒的發展潛力,學校要給與師徒充分的信任和寬松的發展條件。采取多元化評價方式,使評價結果更趨于公平公正,成為促進師徒雙方專業發展的重要的推動力量。同時結合有效的激勵措施,主要以薪酬激勵、發展激勵以及榮譽激勵方式,充分調動雙方參與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馮家偉.優化師徒結對的實施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6,10.
[2]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08-310.
責任編輯 藍光喜